展覽故事
展覽故事
展覽故事

                          總論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光,

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善良,

走出了絕望。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綻放著所有的美好!

                                   ~泰戈爾

                                                         

一.【楔子】

「生命教育」能克服「唯物教育」

當人類因過度物化而迷失方向的同時,另一股靈性復興的需求卻正在復甦,世界宗教博物館正是因應這個社會背景而誕生。吳榮鎮教授指出『「生命教育」能克服「唯物教育」,教育的目的在於生活智慧的獲得,使人有機會成為一個「人」,以及對於各種生活異化現象的克服與超越。故而,教育的終極關懷應該是引導一個人擁有積極自覺的生活智慧;對他人、自然有互為主體的意識;有傳承、豐富與發展文化規範的道德與倫理,並具體落實於生活中。』[1]

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暨靈鷲山佛教教團住持心道法師於靈鷲山2019緬甸仰光生命和平大學冬季實驗學校「解決生態危機的根源:邁向新戰略」的開學中致詞:『生態根源於靈性,生命是記憶體的延續,因為靈性,萬物內在相連,生命生生不息。如果靈性合一,我們的生態將會良性互動、和諧而共生、互濟而共存;如果靈性沉淪,貪婪、瞋恨、愚癡會逐漸破壞我們所賴以為生的條件,也會吞噬掉一切生命所依,導致物種記憶體持續被破壞,自然生態很快就難以為繼。所以唯有靈性覺醒,人心覺醒並體會到地球危機的根源,提倡靈性生態倫理,透過專業建立學理原理,共建一套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法則,才是地球轉危為安的關鍵』。

 

『安住在空性的無礙、自在,般若就是怎麼用這個不變的真心,在每一個地方能夠顯現它的真實。學會怎麼在這個複雜的情況之下,能夠產生不變的真心』(釋了意,2021) 。宗博所引領的靈性覺醒也是究竟智慧。因此筆者藉由世界上第一座生命教育體驗館的場域,2002開始進行生命教育的建構與執行,希望從播撒愛的種子的紮根教育開始,遵循心道法師所倡議的「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和平種子」,這20幾年生命教育的深耕與推廣的歷史沿革與成果大略區分為四個面向:

 

()教材研發—

1.「生命之旅廳」延伸系列—《生命的五個階段教師資源手冊》、《生命的五個階段小小真愛兒童繪本系列》、《生命的五個階段國小教案》與《生命的五個階段國中教案》。

   2. 「珠玉之網」延伸系列—、《生命之愛‧愛在臺灣「典範學習」少年生命教育教材》、《生命之愛‧愛在臺灣「典範學習」高中生命教育教材》、《生命教育專輯系列》。

().「環保系、跨界力」建構台灣生命史學走讀系列「生命之河—臺灣生命教育的軌跡巡迴展」跨文化、跨國界、跨宗教播撒善德種子。

().宗博館「境教」系列—<365天生命教育護照—兒童護育計畫><與藝術有約>美化人生與探索之旅、校長與教師研習營、社區文化日 (我愛芳鄰 )

().「無牆博物館」應用教學系列—<從一顆小小的種子扶起><你是我兄弟送愛到災區弱勢關懷專案><你是我兄弟送愛到偏鄉應用教學專案>

 

    上述生命教育專案目標以實踐 "靈性覺醒—愛川流不息"為宗旨,希望引出青少年內在的善德,互為影響而產生真、善、美、聖、愛的陶冶變化,進一步創造人類身心安頓的意義與密碼,了解如何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考,操練同理心的善德美好,明白台灣移民史的根基,仰望生命勇士的大愛可以無我無相與波瀾壯濶,因為透過愛在心中不斷的萌芽可以跨越障礙,產生和諧共生、互濟共存的力量。

 

.【走進一座如詩一般的心靈博物館】

 

一進入宗博館的電梯,在緩緩上升的同時,電梯內的光線也同時由暗轉亮,在以生命情境為背景的探索旅途中,一開始就塑造一種彷如進入天堂的感覺,電梯內同時傳來創辦人心道法師的聲音:「真誠的歡迎你來到愛與喜樂的世界,你將會學習到不同的宗教啟示,使你更有活力,能夠滋潤生命的永恆。」 進入這座博物館象徵著光明的旅程即將展開……

(電梯圖)

 

走出電梯,潺潺的水幕馬上吸引了造訪者的目光,我們透過「水幕牆」進行「潔淨的儀式」,在大自然的「白光」中進行一場「視覺」、「聽覺」、「觸覺」與「心輪」的洗禮,佇立於水幕前,伸出手指輕碰水簾,讓沁涼的水流自指尖滑過,輕輕闔上眼睛,想像涓涓的水流自頭頂流經過七輪的清涼喜悅。自此,不論參訪者是否察覺,生命的轉化已經悄悄的展開!

(水幕牆圖)

 

如果「水幕牆」是轉換心境的前奏曲,那麼「朝聖歨道」就是進入這座心靈殿堂的首部曲,是一步一歩沉澱自性的修心之路,一路上有輕柔的叮嚀,輕柔的就像是你內心的呢喃:「現在,我又是誰?」我是否同時扮演好各種角色?左邊凹入的牆面折射出一道道迷濛的陽光,在充滿神秘感的未知旅途中有一種啟示錄的氛圍,在跟隨各宗教的朝聖足跡,領受先知們的真理之後,你彷彿找到一把可以打開心鎖的鑰匙:The doors to goodness, wisdom and compassion are opened by the keys of the heart(朝聖歨道入口處,四祖道信禪師八字箴言:百千法門 同歸方寸)。

(朝聖步道圖)

 

宗博館坐擁2388坪的基地,卻隱身於現代大樓中,彷彿柳暗花明的桃花源,造訪者無不驚艷於內部的別有洞天,主要展廳為代表一生旅程的「生命之旅廳」與集合人類宗教藝術薈萃兼容世界大同理念的「世界宗教展示大廳」,訴說開天闢地神話的「宇宙創世廳」與闡述生命共同體與大愛精神的「華嚴世界」劇場。曾有一位台大外文系教授形容進入宗博館的場域就好似『在百貨公司中參禪』,有一種由都市叢林迷霧中,峰迴路轉尋覓到瀑布的清涼。為了讓參觀者能探索到這座心靈殿堂的寶石,宗博館分別以六大主題來作為參觀的基石:

 

ÿ反省Reflexivity

ÿ觀Seeing

ÿ時光Passing Time

ÿ行走Walking

ÿ辯證Dialectic

ÿ神往Enchantment

 

  • 複製一顆愛的種子

 

每一顆發亮的星子都代表著一個希望

稚嫩的臉龐抬頭望著閃爍的流星

小手興奮地合掌祈禱

許下「愛」與「和平」的世紀大願

這樣純淨的祝禱似乎震撼了宇宙的仙子

不停的echo 你的信念

只要你相信

那麼,走過這座博物館的歷程就是複製一顆愛的種子

 

「金色大廳」是進入這座心靈殿堂的入口,金色圓柱上鑲崁著十四國語言,分別代表支撐宗博館的兩大理念:「愛是我們共同的真理,和平是我們永恆的渴望」。兩片弧形的牆與懸吊在正中央的宇宙星球結合起來彷若是我們的眼睛,啟發參觀者要打開心靈之眼,才能究竟世間法,離苦得樂,地板上的迷宮是一個融合空間與時間元素的寰宇圖,行走迷宮的過程象徵對真理的追尋。(金色大廳圖)

 

  • 參觀的六大主題

 

    1. 時光

 

宗博館在場館中運用世界各「宗教之眼」讓觀眾透過由大而小的三個層次來體會「時光(Passing Time)」所蘊涵的意義,體驗時間洪流的存在整個展場設計以三種層次來強調時間感:

ÿ各宗教從創世到毀滅的宇宙觀。

ÿ歷史上各宗教的演進 。

ÿ宗教經驗中個人的生命史。

~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主任蘇利文博士(Dr. Lawrence E. Sullivan)

 

 

“因為愛,所以存在”

你是這個生命旅程的主角

點一支蠟燭徐徐走過人生的旅程

為自己的生命祝禱

已經走過的人生可能崎嶇但別具意義

尚未來臨的旅途雖有挑戰但充滿希望

你,是天地間獨一無二的個體

你是自己的生命建築師

 

【生命之旅廳】讓觀眾藉由初生禮、成年禮、婚禮、老年禮及葬禮的意義去體會生命的每一個歷程都是值得禮讚與祝禱的,啟發年幼者試著去體會父母呵護平安成長的用心,接納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讓剛開始發展群體關係的青少年學習尊重彼此的生命,培養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愛胸懷;讓時值壯年的朋友在承擔壓力與責任的同時不忘珍惜生命與提昇精神的層次,以達到身心安頓的幸福生活;讓年長者在回顧生命旅程的同時,可以找到存在的價值及意義,以豁達的胸懷欣賞生命的長度並傳承生命厚度的智慧。

 

【生命之旅廳】的設計巧思處處可見,放映生命各階段禮儀的多媒體弧形螢幕設計引人好奇,原來將五個螢幕組合起來就是旅程終點的「華嚴世界」圓形球體劇場,宇宙的旅人絡繹於途,創辦人心道師父暗喻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我們步步為營,當我們無悔於一生的行止時,我們終將走向一個至高的境界「圓滿」。(生命之旅廳照片)

以終為始 

                   你走到生命旅途的最後階段了嗎?

                    是否錯過任何一個人生階段的風景?

                     你是否細細體會初生的希望

                              成長的喜悅

                              壯年的成熟

                              老年的豁達

                    你是否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

                    世界是否因為你我而更加美好?

                    你的一生曾經對誰造成影響?

                    有什麼是你最想完成而尚未完成的夢想?

                    如果你可以大聲說:我盡力了!

                    那麼你就可以光榮的退下

                    如果還沒有想清楚,你可以重新再走一遍

 

以立體的空間角度向下俯望,「生命之旅廳」的展示場中間主體為生命的五個階段──「初生、「成長」、「壯年」、「老年」、「死亡及死後的世界」。展示場由「壯年區」伸出「靈性」的翅膀,分別為「生命覺醒區」與「靈修學習區」左右兩翼。一方面是象徵在壯年時期思想層次較為提昇,產生探索生命的究竟與跨越精神領域的需求,故而特別設置這兩個區域;另一方面是比喻壯年時期為家庭、為工作、為國家的承擔十分辛勞,猶如耶穌基督為人類背負起十字架的重擔,我們更需在這個階段珍惜生命、調適身心靈於最佳的狀態,好擔負起生命的責任。

 

 

2.神往

 

「靈修學習區」讓觀眾坐下來靜靜的體會沉澱思維後通體舒暢、靈光隱現的奧妙,「靈修」一詞,源自拉丁文,意謂深奧且專注的思考,生命之旅廳讓時光的次第流轉變成生命的永恆禮讚,由於行走於宗博館的場域就彷彿沉潛於靈修的過程,因此筆者將以較大的篇幅來引述宗博館「靈修學習區」各宗教的靈修意義:

(「靈修學習區」照片)

 

【基督宗教的靈修 Christian Meditation

When this process of rebirth is perfected, God takes permanent residence within the mansion

 of the soul, making it possible for one to say, with Catherine of Genoa, "My being is God."

In such an integral state, one learns to pray without ceasing, and can read, write, work, do

 what one will, while abiding in the Presence of God.

完成了重生之後,上帝便永久居留在靈魂之中,而讓人可以如熱那亞的聖女凱瑟琳說的一般:「我的本質即是上主」。在這樣的圓融完整狀態下,人學著不斷地禱告,同時閱讀、書寫、工作,而在做這一切時皆與上帝同在。(基督宗教靈修照片)

(資料參考自世界宗教博物館)
 

【猶太教的靈修 Jewish Meditation

The Hasidic masters stated that after annihilating and divesting oneself of one form in Ayin,

the soul is filled with [divine] emanation and clothed by God Himself. This transformation,

brought about through meditation and intense devotional prayer, extends beyond prayer into contemplative action. The righteous one (tsaddiq) becomes so permeated by the Divine that

 his thought reveals the divine Thought and his activity actualizes God's Act.

哈西德教派的長老指出,在空無中,當個人滅絕並脫離了自我,靈魂便被聖靈的感化充滿,被上帝完全包覆。這種轉化多半由靈修與虔誠禱告為前導,再超越祈願擴展為冥想沈思。正直的修行者被上帝的屬靈浸淫充滿,於是「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猶太教靈修照片)(資料參考自世界宗教博物館)

 

【印度教的靈修 Hindu Meditation

The practice of Hindu meditation has been traced back to the ancient yogic culture of India

and to certain spiritual practices of the Vedic seers (rsis) and Upanishadic sage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panishadic Brahmanism and Classical Yoga there arose a special

method of meditation aimed at achieving the desired end of liberation from life's suffering,

which is caused by ignorance (avidya), the results of one's actions (karma), and the cycle

of birth, death, and rebirth (samsara).
The spiritual path proceeds through contemplation (dhyana) to yogic meditative absorption

or samadhi ("union"). Though samadhi is defined differently by various schools, it always

 denotes transcendence of ignorance, illusion, and the ego-self (ahamkara).
 

印度教的靈修行為可被回溯至印度古代的瑜珈文化、吠陀仙人、以及參悟奧義書的聖哲們的精神靈性修行。隨著奧義書婆羅門教和古典瑜珈派的發展,產生一種特殊的靈修方式,協助人們從因為「無明」、「業」與「生死輪迴」所導致的痛苦中解脫。靈修的歷程從靜慮開始,直至專注的瑜珈靈修或「三昧」。雖然各宗派對「三昧」有不同的詮釋,但其在意義上還是指超越無知、妄念和自我。(印度教靈修照片)
(資料參考自世界宗教博物館)
 

【伊斯蘭教的靈修 Islamic Meditation

Studying the Qur’an and reflecting on it is part of a life of spiritual joy leading to belief,

and then to knowledge and love of God. Whereas reflection begins with God, studying

the universe is a means of studying God’s forms of existence.

Often spoken of as "the Way of the Sufis" (al-tariq), it begins with an affirmation of divine

 unity (al-tawhid), in which the soul progresses from the limited state of separate existence

 to a state of inner order and oneness. As the soul advances through various states and

 stations in its return to the Source and Origin of life, it passes through the desolate state

 of poverty (faqr) on the way to the dark cloud (al-ámâ) of non-being. Here, upon entering

 the station of annihilation (fana), one experiences the death of the self. As one acquires the

 ability to survive in this crucible of annihilation, one discovers Allah as a hidden treasure,

becomes adorned with virtues, and experienc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one’s own substance.

研讀古蘭經並且沈思其中之真意乃是靈修生活的一部份--從性靈之喜樂引導至虔信,再進而至真主的認識與誠愛。其實,通常深思起自對真主的認知,進而對整個宇宙的研究與了解真主存在實質的途徑,對宇宙的思索即是對各種真主存在形式的研習。所謂的「蘇菲之道」始於神聖獨一的見證,在此見證過程中,靈魂從人神分離的侷限狀態進展到內在心靈與神結合,之間靈魂走過孤獨貧困、烏雲滿佈的荒蕪路途,歷經種種困頓考驗,才能回歸到生命的來源處,進入「虛無滅絕」的階段,個人體驗了自我的死滅。在通過嚴酷絕滅的考驗後,修道者發現如珍寶之神--安拉的本質,其個人亦將因此而煥然一新並經歷自我本質的轉變。(伊斯蘭教靈修照片)

(資料參考自世界宗教博物館)

【道教的靈修 Daoist Meditation

In Daoism, the Dao is the primary object of meditation and contemplation. At once

 transcendent and ever-present, the multifaceted Dao is both the eternal, unchanging

 principle beyond the physical world, and the primal, creative force which animates

 and orders that world. This "coincidence of opposites" is found in the opening lines

 of the Dao De Ching by Lao Tzu:
The Dao [Way] that can be told is not the eternal Dao.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eternal name.
The nameless is the beginning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named is the mother of ten thousand things.

 

This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the primal Dao is followed by the final stage of the meditative

process, in which the Dao is actualized in the life and actions of the Daoist aspirant. As

the seeker returns to and is situated in the Dao, he or she is re-created by new, vital powers.

 The accomplished Daoist mystic is characterized by perf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both body

and spirit.

在道教的思想裡,「道」是冥想和存思的主旨。多層面的「道」卓越恆存,是超越凡塵的不變法則,亦是掌控推動世界的原始開創力量。老子在所著的道德經中,開宗明義的解析這種「並存的相對現象」: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經過存思的最終階段,接續著的是回歸原始之道的過程,修道者要將「道」實踐於生活與行動之中。當探索者回歸於道並置身其中之時,嶄新的生命力便將之重塑再造。道教高人的特色即是能將肉體和靈性完美融合。(道教靈修照片)
(資料參考自世界宗教博物館)
 

【佛教的靈修 Buddhist Meditation

While many common features are found in descriptions of meditation throughout the

Buddhist world, the various paths of Buddhist meditation have philosophical and practical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Pali canon (the Tipitaka, or Three Baskets, of the Theravada tradition,

supposedly written in 29 BCE), Buddhist meditation begins with the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

 of moral training (sila) and proceeds through mindfulness (sati) and concentration (samadhi)

 on the way to insight or knowledge (panna) and the attainment of the Buddhist ideal. Central

 in this process is the achieving of single-mindedness or "one-pointedness" (ekagrata; Pali

 ekagatta) and serenity (upekkha). Such mental calmness and harmony are necessary before

 one can acquire intuitive wisdom (panna) and insightful perceptiveness. In Mahayana

 Buddhism, this is referred to as the recovering or uncovering of the original Buddha-nature,

a view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athagata-garbha and Yogacara schools.


在佛教世界裡,雖然許多關於禪修的描述皆有其共通性,但在哲學理念與修行實踐上,不同佛教宗派的禪修途徑確有不同。根據巴利經文(小乘佛教經典,推測撰寫於西元前二九年),禪修是由持戒(教團之戒律)為重要基礎開始,並且繼續修練念力(能抗外來之障礙而至無念)和禪定(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而達不亂的狀態),逐漸步向般若(睿智),而成就佛教徒的理想境界。這個過程的重點是達到意念單一化或專注於一點,以及平靜。在達到般若與深刻的覺察力之前,心境的平靜與和諧是必須的。對大乘佛教而言,此舉被視為恢復或是揭開人之佛性本質,近似如來藏和瑜珈行派的觀點。(佛教靈修照片)

(資料參考自世界宗教博物館)
 

許多宗教中,儀式音樂代表很重要的意義。《華嚴經》說:「佛陀的一個聲音中包含了無限的聲音」。各宗教的誦經、禱告,都帶有安定、治癒的能量,這是宗教密契經驗中的一種令人神往的力量Enchantment。「靈修學習區」隨著不同的宗教靈修影片播放不同的靈修音樂,赤足靜坐在專為體驗者打造的楓木平台上,眼觀鼻,鼻觀心,進入內在觀想,放下虛妄的我執,追求悟性的智慧是希望能獲得最終的解脫。正道的靈修能引領人們摧毀內心的憎恨與貪慾,解構自我的障礙,修練到最高境界的純然於一而成就涅槃。

 

當你有著求真、求善、求美的理想境界時,透過祈禱,讓真善美愛的願望像空氣一樣充塞著你的每一個靈裡的細胞,藉由心念的轉化再轉化一直到接近聖化的絕對狀態中,最終則傳播善念、智慧與慈悲心於整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這種「學習模仿」耶穌的自我奉獻精神。使人猶如一個空淨的容器,上帝賦予真善美愛的氣息於這個靈魂,直至人活出「基督」的精神。( Linda Goldman夫婦靈修學習區靜坐照片)

 

3.行走

 

以行禪的腳步

放空外在紛擾的思維

慢慢地

輕輕地

聽著每一個角落的空靈樂音

一段梵音

一曲聖樂

一沙一世界

蓮花隱然隨著足跡一朵一朵的湧現

似有似無

但留下沁涼的馨香~在心靈深處

一花一世界

每一歨都將心靈帶往真、 善、 、聖 的境界

 

4.靜觀

這是一座仙樂飄飄處處聞的情境場,它是動態的、知性的,充滿靈性的氛圍,「行走(Walking)本身有可能發展成「朝聖」的心路,尋求真理的過程,是肉體與精神性的行動,在行進間,藉由「靜觀(Seeing的覺察,將一身的皮囊放空,與內在的自我對話,由自覺到覺他,由觀想進入沉潛的寧靜之中。境隨心轉,轉念就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每一秒過後就是一個新的生命體與宇宙體,船過水無痕,萬物都在流轉,以新的心視界來觀看萬事萬物,較能坦然接納萬物無常的流變。

 

5.反省

 

「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的展示空間意涵在創辦人心道法師的悲願下,處處呈現「尊重每一個信仰、包容每一個族群、博愛每一個生命」的大愛精神,透過十大宗教藝術文物瑰寶的展示,引領觀眾體驗在歷史的洪流中,文明的脈動在文物上留下無法磨滅的烙印,這個烙印訴說著歷史的故事,使文物本身形成一種「反省(Reflexivity)(2001,Dr. Lawrence E. Sullivan [2]」,顯示歷代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縮影,也提供歷史的殷鑑。第一任館長漢寶德到任後,以唯妙唯肖的工法重塑世界知名的十大宗教建築模型,以「虛擬聖境」的空間感建構各宗教聖殿的臨場感,讓觀眾穿梭於古老神秘的境域,學習與天溝通、與地溝通、與人溝通的永恆精神。

 

 

6.辨證

 

進入這座博物館,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四周牆上的環狀網絡,一顆一顆晶瑩剔透的水晶鑲崁在綿延交錯的網絡中,每一顆水晶代表一項善德的「元素」,例如:「真理」、「信仰」、「純潔」、「包容」、「祝福」、「和諧」、「懺悔」、「奉獻」、「祈禱」、「修行」、「智慧」及「忠誠」、、等,我們稱它為「珠玉之網」,是貫穿博物館的一個重要精神。筆者通常會帶領觀眾玩一種心理投射遊戲,請觀眾以他的直覺選取一顆最有感覺的水晶,觀眾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選出來的答案往往是最真實的「內在反應」,觀眾或許可以將所選出的「元素」,當作是他自己的人格特質之一或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標之一。這是觀眾很喜歡的一個遊戲,它可以很快的引領觀眾由車水馬龍的工業世界進入一個直指內心的心靈國度。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曾經開示:『我們覺性的清淨,清淨明朗的心性,是充滿一切處。因此,我們要用清淨心、用離相心去看我們本來面目』。「珠玉之網」象徵「二元」及「一元」的辯證Dialectic,表示相互關係中的連結、交錯、延伸、反射及迴響。「華嚴經」的經句中有一段話最接近珠玉之網」的意涵:

珠玉之網圖片

 

 

〝珠寶皆映現自他一切珠寶之影,

又一一影中亦皆映現自他一切珠寶之影

如是寶珠無限交錯反應

重重影現,互顯互隱,

重重無盡,千光萬色

不可名狀,空間有限,而意境無窮〞

                          ~華嚴經

 

 

西藏生死書中有一段文字可以與「珠玉之網」的理念相互輝映:『如果我們與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互相依存的,那麼即使是我們最微小、最微不足道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會對全宇宙產生影響。丟一顆小石頭到水塘裡,就會對全宇宙產生漣漪,漣漪合成另一個漣漪,再產生新的漣漪。每一件事物都是緊密相關的:我們應該可以瞭解到,我們會對自己所做、所說、所想的一切負責,事實上,我們是在對自己、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整個宇宙負責。』世界宗教博物館的體驗過程希望能啟發一個人、數個人或無限個人的覺醒經驗,去喚醒人們內在善德的巨人,即使是最微小的心念都會因為相互連結與互為影響而產生或大或小的變化,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地球、人與宇宙的關係也因為環環相扣而產生量變與質變,人類的習性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甲烷熱能及氧化亞氮增生引發地球的反撲,「聖嬰現象」與「地球暖化」所可能導致的人類浩劫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對照。

 

 

                               

(三)生命的建築師-每個人都是天地間獨一無二的個體

 

作為一個社會教育的終身學習機構,宗博館多年來戮力於生命教育與宗教藝術教育的推廣,如果能影響一人,就可能影響一個家庭;影響一位老師就可能影響一個班級;影響一個校長就可能影響一所學校;影響一位里長就可能影響一個鄉里;影響一位公務人員就可能影響一個小小的政令。生命教育與宗教藝術教育是陶冶與厚實生命的底層與韌性,使人們即使生命遭受挫折與困頓時,仍然可以找到站起來的力量,仍然可以看見黑暗的曙光,仍然可以在生活的週遭隨時感受到美麗的事物。

 

筆者曾參與教育部<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兩年並完成<生命的建築師>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的高中教案,收錄於《歌詠生命的旋律—高中職生命教育專案》這本書中,在9210月為台北市麗山高中的學生們進行<生命的建築師>高中教案課程的導覽,這是筆者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場域為內涵所寫的一篇高中教案 [3],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輕人在三小時的參觀後竟有這樣深刻的體驗,以下是班上學生分享與回饋的重點整理:

 

※世界宗教博物館幫助你學到什麼?

1.生命的可貴

2人的一生,該怎麼走,未來,該怎麼做

3.我心靜寧,精神上更加清晰,精神的感觸極深

4.學習到對生命要有積極的態度,好好過自己的每一個階段

5.更了解人生,原來人是如此生活

6.偶靜下心來,可以放鬆心情

7.讓我了解世界上各宗教,他們的建築和差異,以及人生面對的生老病死成長過程

8.認識很多宗教、習俗、看到很多建築的模型

9.學到人生是一去不返的,所以要謹慎的走好每一步

11.如何讓心情沉靜

12.學習到如何讓自己的心靈沉靜

13.讓心靈沉靜

14.安定自己的心靈,去尋找自己人生的定位與真理

15.包容其他宗教,了解生命涵義

16.了解到生命是很寶貴的

17.每個宗教都有不同的文化和特色

18.更加了解自己生命它的意義,及生命的各個階層,還有各種宗教的建築、信仰

19.包容別人,尊重不同的理念與信仰

20.認識生命,體驗人生

 

※你會將這個「生命教育」課程學習到的內容,在你的生活中實踐嗎?

1.會,更加盡心盡力在生命中

2.會,時常反省自己,以樂觀進取的心,面對人生

3.會,在固定的時間冥思,沉澱自己的心靈,想好要做什麼

4.會,將自己所知的東西給傳出去

5.會,撥出一點時間靜心

6.會,好好在有限的生命中,發揮無限的價值

7.會,尊重不同宗教文化,充實自己生命的思維

8.會,每天空些時間去思考一整天的事

9.會,讓每天多點時間面對自己

10.會,尊重生命

11.會,多觀察日常生活裡的宗教

12.會,做事前先思考,為未來著想

13.會,盡量每天花十分鐘讓自己冥想

14.會,用時間好好的冥想

15.會,每天晨昏定醒

16.會,使心靈平靜

17.會,尊重他人,關懷他人

18.會,在生命中發揮無限的價值

19.尊重別人、包容別人、關懷他人

20.珍惜生命

 

※除了以上意見,你還想表達什麼?

1.如果一整天來的話,可以學到更多

2.這一次,真是 超 ~ 讚

3.這次的學習,感觸極深,人生體悟更深

4.希望還有這樣的活動,我非常喜歡

5.參觀時間太短

6.謝謝!有了心靈的寧靜

7.有時有這樣的課程也不錯

8.真是太棒了!

9.校外教學很好玩!

10.這個課程很棒,讓我們看到了許多東西及對生命的省思

 

十六、七歲的年輕一族能有這樣的體會,讓我心中升起一絲希望,生命教育的推動過程就像是一趟「破冰之旅」,X世代與Y世代的孩子們的價值觀在主智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思潮下逐漸扭曲變形,變得一味追求速食與淺層的互動,宗博館如果能夠帶領他們認識生命的實相,找到生活的意義,著實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

 

(四)以觀眾之眼看宗博—觀眾調查研究案

 

1. 讓愛起飛—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

帶著這樣的期許,筆者著手規劃一項讓愛起飛-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案-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為例」的研究案,委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曾煥棠所長主持,因為根據兒童福利聯盟連續四年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兒童的不快樂指數為:1999年全省兒童不快樂指數達86%,快樂指數偏低;2000年都會地區小朋友不快樂指數達高達91%;2001年每三個小朋友就有一個想離家出走,不快樂指數達86%;2002年不快樂指數達88.1%,對於休閒生活身心健康與學習環境層面趨於悲觀。[4] 筆者希望能夠嘗試讓青少年們藉由宗博館的生命體驗場域看見另一個世界,一個以青少年的科技密碼詮釋心靈境界的多媒體博物館,一個可以讓青少年看懂而且喜歡進入的一座博物館。

 

這項研究樣本[5]的選擇以前來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教學國小至大學各級學校學生為主要對象,調查時間由93年6月至94年4月,以團體和班級為一次施測單位。國小組共施測228人﹙分別為國小四年級34 人、國小五年級99人、國小六年級95人﹚、國中組共施測315人﹙分別為國中一年級79人、國中二年級146人、國中三年級90人﹚;高中組以上共施測451人﹙分別為高中一年級239人、高中二年級68人、高中三年級45人、大學生99人﹚,共計994人,接受問卷施測學生參觀時間以1~2.5小時為原則,受訪學生以台北縣市學校為範圍。

 

性別比例方面,國小組參與問卷施測學生性別分別為男生118人,女生110人,總人數為228人。各佔比例男生51.8%女生18.2%;國中組參與問卷施測學生性別分別為男生112人,女生203人,總人數為315人。各佔比例男生35.4% 女生64.6%;高中組參與問卷施測學生性別分別為男生208人,女生243人,總人數為451人。各佔比例男生46%女生54%。

 

限於篇幅因素,本文僅以情意題部份結果分析稍做介紹:

 

施測對象:

問卷施測日期

學  制

年  級

學  校

人  數

學校縣市

2004/12/14

四年級

力行國小

34

台北市

2004/10/12

五年級

興南國小

99

台北縣中和市

2004/11/19

六年級

集美國小

95

台北縣三重市

2004/09/21

國中一年級

西湖國中

74

台北市

2005/3/2

國中一年級

汐止國中

5

台北縣汐止市

2004/07/29

國中二年級

長安國中

89

台北市

2004/08/27

 

國中二年級

金華國中

35

台北市

2005/3/2

國中二年級

汐止國中

22

台北縣汐止市

2005/3/2

國中三年級

達仁女中

83

台北市

2005/3/2

國中三年級

汐止國中

7

台北縣汐止市

2004/11/30

高中一年級

曙光女中

114

新竹市

2004/10/15

高中一年級

中華高中

125

台北縣土城市

2004/10/15

高中二年級

中華高中

68

台北縣土城市

2004/10/15

高中三年級

中華高中

45

台北縣土城市

 

情意題結果分析

 

高中部份

高中組以上學生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沉澱心靈、珍惜生命、接納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欣賞生命與超越生命情意表現給予高度之肯定學生答題平均百分比結果如下表:

正面

回答

題目

學習意涵

93.2%

1.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心情平靜」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沉澱心靈

92.5%

2.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尊重生命

91.8%

3.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每一個天地間獨一無二,非常珍貴的人」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86.9%

4.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因為有體溫,才可以將手印蓋在牆上,感受到活著真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珍惜

生命

91.8%

5.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活著就是一種希望」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0.7%

6. 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感覺到自己是存在的」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0.4%

7. 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要愛我們的環境和地球」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尊重生命

91.1%

8. 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個人都會死亡,都要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所以要好好珍惜現在活著的時候」,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珍惜生命

90.2%

9.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有無限的希望和可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接納

生命

90.7%

10.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天都無法重來,所以要好好珍惜」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珍惜生命

89.6%

11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老年人累積很多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象徵」,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欣賞生命

92.0%

12.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不僅要「打開肉體的眼睛,也要打開心中的眼睛來看世界」,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接納生命

94.9%

13.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肯定生命存在價值」,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89.6%

14.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歷經歲月的焠鍊,回首來時路,較能以豁達的心態來看待萬事萬物」,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欣賞生命

90.2%

15.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探索死亡是喚醒我們對生命的一種回顧」,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欣賞生命

90.5%

16.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壯年時期擁有較多事物,但也同時擔負較多的責任,這個階段更需要珍惜生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珍惜生命

87.8%

17.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死亡不是結束,而是一種完成;不是限制,而是生命的超越」,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超越生命

91.1%

18.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值得我用心經營」,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0.3%

19.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死亡永遠站在終點,提醒著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要如何去珍惜與學習」,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珍惜生命

92.0%

20.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如何「將有限的生命發揮無限的價值是生命中重要的課題」,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超越生命

情意題詳細分析舉第1與第13題說明

1.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心情平靜」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1題百分比數值如下所示:

同意69

非常同意24.2

不同意5.1

非常不同意1.3

未答題0.4

其中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心情平靜具有正面體會的學生共佔 93.2%

13.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肯定生命存在價值」,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13題百分比數值如下所示:

同意57.6

非常同意37.3

不同意2.9

非常不同意1.6

未答題0.7

其中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肯定生命存在價值具有正面體會的學生共佔 94.9%

 

 

 

    

高中生觀後感

 題目    用一句話來形容宗博館?

人數

百分比%

很棒、很帥、很酷、很特別、很神秘、有趣好玩

210

46.6%

神聖莊嚴,有很多關於宗教上的資料,值得再參觀

99

21.6%

奇特奧妙.嘆為觀止

39

8.6%

31

6.8%

淨化沉澱心靈,很感動

22

4.8%

對生命有另一種了解

14

3.1%

生命真可貴,活著就是一種希望,珍惜生命

12

2.6%

很有意義

12

2.6%

受益良多

7

1.5%

要尊重各種宗教與生命

5

1.1%

 

情意題結果分析

國中部份

 

國中學生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沉澱心靈、珍惜生命、接納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與欣賞生命情意表現給予高度之肯定學生答題平均百分比結果如下表:

 

正面

回答

題目

學習意涵

95.9%

1.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心情平靜」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沉澱心靈

96.2%

2.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尊重生命

93.7%

3.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每一個天地間獨一無二,非常珍貴的人」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1.1%

4.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因為有體溫,才可以將手印蓋在牆上,感受到活著真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珍惜

生命

93.7%

5.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活著就是一種希望」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3.4%

6. 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感覺到自己是存在的」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4.6%

7. 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要愛我們的環境和地球」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尊重生命

94.0%

8. 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個人都會死亡,都要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所以要好好珍惜現在活著的時候」,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珍惜生命

94.3%

9.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有無限的希望和可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接納

生命

94.3%

10.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天都無法重來,所以要好好珍惜」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珍惜生命

91.4%

11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老年人累積很多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象徵」,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欣賞生命

94.7%

12.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不僅要「打開肉體的眼睛,也要打開心中的眼睛來看世界」,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接納生命

92.7%

13.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肯定生命存在價值」,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3.6%

14.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歷經歲月的焠鍊,回首來時路,較能以豁達的心態來看待萬事萬物」,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欣賞生命

94.6%

15.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探索死亡是喚醒我們對生命的一種回顧」,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欣賞生命

 

情意題詳細分析舉第2題與第9題說明

2.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2題百分比數值如下所示:

同意61.4

非常同意34.8

不同意2.5

非常不同意0.9

未答題0.3

其中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具有正面體會的學生共佔 96.2%

 

9.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有無限的希望和可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9題百分比數值如下所示:

同意43.4

非常同意50.9

不同意3.8

非常不同意1.6

未答題0.3

其中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有無限的希望和可能具有正面體會的學生共佔 94.3%

 

 

 

國中生觀後感

題目   用一句話來形容宗博館

百分比%

很棒、很帥、很酷、很特別、很神秘、有趣好玩

37.7

神聖莊嚴,有很多關於宗教上的資料,值得再參觀

19.6

奇特奧妙.嘆為觀止

14.9

淨化心靈

9.2

6.03

受益良多

5.1

了解生命的起源,活著就是一種希望

3.4

生命真可貴,活著真好

1.9

平凡

1.9

 

情意題結果分析

國小部份

 

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沉澱心靈、珍惜生命、接納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情意表現給予高度之肯定學生答題平均百分比結果如下表:

 

正面

回答

題目

學習意涵

96.5%

1.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心情平靜」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沉澱心靈

96.0%

2.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尊重生命

96.5%

3.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每一個天地間獨一無二,非常珍貴的人」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4.3%

4.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因為有體溫,才可以將手印蓋在牆上,感受到活著真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珍惜

生命

99.1%

5.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活著就是一種希望」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6.0%

6. 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感覺到自己是存在的」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生命

96.9%

7. 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要愛我們的環境和地球」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尊重生命

97.4%

8. 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個人都會死亡,都要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所以要好好珍惜現在活著的時候」,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珍惜生命

96.5%

9.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有無限的希望和可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肯定/接納

生命

98.3%

10.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天都無法重來,所以要好好珍惜」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珍惜生命

 

情意題詳細分析舉第2題與第10題說明:

2.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我對「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2題百分比數值如下所示:

同意44.7

非常同意51.3

不同意3.1

非常不同意0

未答題0.9

其中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具有正面體會的學生共佔96.0 %

 

10.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天都無法重來,所以要好好珍惜」有更進

一步的體會。

 

10題百分比數值如下所示:

同意31.6

非常同意66.7

不同意1.3

非常不同意0.4

未答題0

其中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後,對於每一天都無法重來,所以要好好珍惜具有正面體會的學生共佔98.3 %

 

 

 

國小生觀後感

題目:你自己最大的收穫

百分比%

了解與認識很多宗教

33.3%

認識很多新的東西和知識,很有趣

21.5%

14.5%

知道生命的可貴與希望

8.8%

知道生老病死關於人生的事情

7.9%

要好好珍惜生命

 4.8

活著真好很快樂

4.4%

心情非常好,也覺得很平靜

2.6%

學習尊重自己別人

2.2%

從分析結果,我們驚訝的發現國小組的學童所體驗到的珍惜生命的概念有高出國高中生的情形,以第10題為例:「當我參觀完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我對每一天都無法重來,所以要好好珍惜』有更進一步的體會。」國小高年級生對珍惜生命的概念為98.3%,國中生為94.3%,高中生為90.7%。這個研究案在情意題的表徵上證明接納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欣賞生命、超越生命及肯定生命這些價值的概念是可以透過體驗學習而來,學習過程中所產生情意與認知的質變將可能影響青少年的一輩子,我們欣見這樣正向啟發的「境教」元素能在孩子們心中萌芽。

 

2.幸福心寧樂活行—觀眾研究

 

由於現代化的腳步造成生活的緊張與壓力,致使憂鬱、焦慮或其它各類心理疾病,已逐漸成為一般民眾或學術研究關心的議題,自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崛起後,強調重視人們對於自我價值的主觀經驗,例如:幸福感、希望或快樂等。現代社會中,當一個國家經濟進步到某個程度的時候,人們就有餘裕開始追求幸福,除了多方面探討如何擁有幸福之外,更會嘗試去定義、探討何謂幸福(王微茹,2007Ryff & Singer, 1998)。

    2012完成「幸福心寧樂活行觀眾研究」產官學合作,與東海大學、成功大學合作,本案感謝文化部補助,此研究案證明世界宗教博物館是一座可以讓觀眾得到幸福與樂活的博物館,宗博館尊重每一文明的珍貴遺產,希望觀眾來此與不同的文化和世代互動時,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這些無價的靈性意涵。一直以來宗博館透過「宗教文化」與「生命教育」的靜態、動態與常設展、特展等來呈現宗教與人生的奧妙。

 

  本研究所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總計發出662份問卷,其中,國小高年級階段為24人(3.6%)、國中階段為140人(21.1%)、高中階段為153人(23.1%)、大學以上或成人階段為345人(52.1%),男性為198人(29.9%)、女性為463人(69.9%)。生命教育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非常重要的發展目標,透過研究結果我們瞭解到觀眾看完展後的寧靜與正向人生觀,也從問卷調查與影像紀實的結果得知觀眾藉著該博物館宗教性、歷史性、藝術性與人文性的諸多常設與特展得到幸福與樂活此等生命教育的意義,亦透過此計畫了解參觀者從該館的展覽中獲得宗教之美的視覺滿足與心靈饗宴上的豐足。

 

3.愛與寬容研究案
 

     感謝美國Fetzer基金會贊助本案,2013-2014從本案中釐清並特別抽離出來完成<愛與寬容研究案>本案與亞洲大學合作進行800位偏鄉學童到宗博館參觀的研究調查與五場教師研習。本研究案主要目的在探討「宗教」介入,對國小學生「愛、寬容」認知、情意、行為等方面之影響與成效。研究目的在透過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之體驗教學教導愛與寬容,由800位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師、家長與學童的角度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結果證明宗博館是一座可以讓觀眾得到愛與寬容的博物館。本研究扣除填答不完全之問卷,有效樣本實驗組211(填答人數244)對照組246(填答人數256)其他學校學生540(填答人數636) 997(總計填答人數1136),有效填答率為 87.8%

 

在研究結果第四點中

 

()、童年時期愛與寬容的教導,在消弭對於不同信仰、傳統和()種族偏見及歧視上,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由問卷第一題人生而平等 ,不分貴賤,我會尊重每一個人不分貴賤。(平等心)、第五題男女各司其職,將來長大結婚後我會協助分擔家務(平等心)、第七題我會包容老人行動不便或生病,會對老人家付出愛與關懷。(關懷) 、第八陳樹菊阿嬤幫助兒童和孤兒,還捐贈圖書館,我樂意向老人學習。(奉獻)與第十一題我願意學習尊重不同的宗教教義、祭典、儀式。(超越)之總分代表不同信仰、傳統和()種族偏見及 歧視之態度。介入前後以Paired-t比較結果,p值呈現有顯著差異,表示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學後有消弭對於不同信仰、傳統和()種族偏見及歧視。

 

(五)設立「生命領航員聯誼會」與辦理校長、教師研習營

 

1. 設立「生命領航員聯誼會」運用宗博教學

2003-2020

※策畫成立「生命領航員聯誼會」教師交流平台,以推動生命教育與美育為核心願景,運用宗博館的豐富內涵為主要資源,結合學界與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陪伴教師及學生的成長與生命引領,至2020年老師們已帶領約75,000人次入館教學。主要帶領學生運用宗博館的場域進行生命教育、品格教育、人文素養、生死學、安寧護理、人生哲學、社會領域與綜合領域等應用教學。

 

2.校長們心目中的寶藏

為了提供宗博館作為學校的教學資源場域,特別為校長們舉辦了八場「讓愛起飛-生命教育種籽校長研習營」希望能透過校長們潛移默化的為學生導入生命的深度概念,培養學生學習如何以積極的態度認識生命的成長與價值,面對生命中的生、老、病、死的自然歷程,在歷程中發掘生命尊貴莊嚴的意義,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推動一件事情需要眾人的協助才能圓滿,特別感謝台北市教育局與台北縣(後改制新北市)教育局的協助公布及發文[6],也非常感動校長們熱烈支持這次以自殺防治為主軸的研習,其中永和國中葉校長、大觀國小吳校長都參與八個場次,鶯歌二橋國小湯校長也參與六個場次,新店鳳鳴國中趙校長參與五個場次,苗栗縣南湖國中謝校長、新店市新和國小池校長、雙溪高中黃校長、中和積穗國中劉校長都參與三個場次以上,其他學校如板橋市後埔國小張校長、二重國小劉校長、金山三和國小施校長、金山金美國小李校長、烏來福山國小黃校長、三重光榮國小洪校長、石碇和平國小王校長、三重重陽國小陳校長、新莊興化國小蕭校長、汐止國中、三重正義國小李輔導主任、汐止國小張區務教師、深坑國中宋校長、林口崇林國中李校長、板橋國中薛校長、板橋光復國中江校長、土城海山高工劉校長、石碇高中江校長、永和永平中學黃校長、台北市育達商職鍾校長、土城市中華中學卞校長也都竭盡所能趕來參與,校長們日理萬機,校務繁忙,願意排除萬難參與研習,表示校長們時時以學生的福祉為念,願意創造校園福利的最大公約數,其用心之切令人銘感五內,八場研習活動重點內容如下:

    讓愛起飛』-生命教育種籽校長研習營

 

時  間

研習大綱

主講人

 

每一場次之

共同場次

13:15-15:15

介紹宗博館『生命教育』設計理念及教育資源

 

宗博館館員

 

5/4(二)

15:20-17:20

【青少年的悲傷輔導與自殺防治】

林綺雲所長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所長

6/1(二)

15:20-17:20

【童繪本及視聽媒體在生死教育教學中之運用】

 

紀潔芳教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教授

7/6(二)

15:20-17:20

【性愛與婚姻倫理課程綱要說明】

陳秀蓉校長

 

台北市立啟聰學校校長

8/3(二) 15:20-17:20

【高中哲學與人生課程綱要】

紐則誠教授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9/7(二) 15:20-17:20

【一個生命的隕落-創造更多豐富的生命~以校園事件為例】

林淑貞講師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推廣教育講師

10/5

15:20-17:20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

吳庶深助理教授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助理教授

11/2(二)

15:20-17:20

【認識生死學-生死日記體面的一生】

曾煥棠教授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12/7(二)

15:20-17:20

共創真善美的世界

--學習型學校的人文精神與程序】

黃荻昌博士

 

中華民國組織學習協會秘書長

中央大學副教授

 

令人欣慰的是,校長們對於宗博館與教學運用的可行性體會最深的順序分別是:

1.【生命之愛】與【尊重與包容不同族群的想法】

2.【對整個參觀過程所蘊涵的生命意義的體會】

 

校長們認為宗博館對學校教學可運用在哪些領域?勾選順序分別是:

1.【生命教育】與【藝術與人文】

2.【社會領域】

3.【綜合領域】

4.【健康與教育】。

 

至於日後校長們是否會帶領學生來世界宗教博物館進行校外教學:

100%的校長表示【會運用這個教學資源場地】

對於這次研習的滿意度:

100%的校長表示對於這次的研習感到【非常滿意】。

 

事隔多年也證明這些當年不辭辛勞一場場參與研習的校長們都遵守了對孩子們的承諾,帶領學生入館進行一次次生命探索與美化人生之旅,而其中有幾所學校的校長甚至為了一圓學生到宗博館的夢想而努力籌措經費,過程中的艱辛就像得榮基金會林董事長所說『幫助一個人成為一個更快樂的人,遠比使人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更重要。』

讓我們為這一群關懷成長、熱愛生命,為百人、千人的生命轉折處把持方向的校長們喝采。

 

(六)跨文化巡禮的宗博意象

 

誠如校長們所言,宗博館除了適合作為生命教育的教學場域之外,也適合其他領域的運用,因此這幾年來各級學校各種領域的教學絡驛於途,而對於跨文化巡禮的教學,宗博館就像是為他們量身訂做的一樣,國際頂尖的展示規劃設計師RAA總裁 奧若夫(Ralph Appelbaum)如此描繪著:『世界宗教博物館是吸引國際人士矚目的博物館,蘊藏了偉大啟示的驚人構想;因為它將宗教裡最微妙深奧的真理,用如此開放寬闊的方式和大家分享。透過藝術文物的展現、現代化資訊科技、多媒體劇場並與建築設計以及強大的視聽效果相結合下,我們真的做到帶領參觀者經歷一次寰宇之旅』。七樓的世界宗教展示大廳展示全世界信仰人口的前十大宗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藏傳佛教、錫克教、猶太教、神道教、原住民宗教馬雅、古老宗教埃及、道教及屬於台灣人的民間信仰,看到每一個宗教所代表的藝術文物與教義精神,對天地之浩瀚,文明之豐饒與歷史的變遷,參觀者很容易就可以領受到一種跨文化、無疆界、無分別心的大融合。

 

宗博館的建構是為了實踐社會教育的終身學習與終極關懷;為了讓觀眾能夠實際體會,創辦人心道師父與整個宗博館團隊細細推敲琢磨了十年,莫不是為了將抽象的「尊重」、「包容」與「博愛」的理念化作可以藉由視覺、聽覺、觸覺體驗的「實驗場」與「修練場」。

『「實用主義」(Pragmatism)是美國的幾位哲學家(Peirce, Child, James)提出的,實用主義就是以經驗為本體,『經驗本體是「連續」和「改變」的過程。在教育經歷中,一個人存在生活的環境中,環境對人產生的影響,就如人遇到刺激,而發生反應,再反應到環境中去,這兩種作用,稱作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連續不斷,人的經驗也就時時刻刻的改變與轉化。教育就是連續經驗累積和轉化改變的歷程』(陳莉諭、陳建成,2003[7] 我們且來看看在9311月由台北縣教育局所主辦的一場以「多元文化巡禮」為參觀主題的體驗中,學生、老師與家長三方面各獲得了哪些領悟?

 

我們做了以下的綜合整理:

 

  • 來自【國小部】學生的分享:

 

問題一、宗教博物館中有許多特別的互動設施,你覺得哪些讓你印象最深刻呢?為什麼?

一年級

1.「水牆冰冰涼涼的。」

2.「金色大廳流星亮亮的。」

 

三年級

1.「電腦有聲書可以讓我自己聽、自己學、自己看。」

2.「金色大廳的迷宮彎來彎去很好玩。」

 

問題二、 不同的宗教、文化,都呈現不同的特色,例如各宗教的小故事、建築物的型式、穿著的服飾……。在今天的學習活動,有沒有新的發現呢?哪一項是你最感興趣的呢?

一年級

1.「教堂可以看到裡面。」

2.「新娘的衣服是白色的。」

 

三年級

1.「各式各樣的小嬰兒的衣服。」

2. 「建築物裡的人在做事情。」

 

問題三、一想,人們為什麼需要宗教信仰呢?

 

一年級

「讓大家平安生活」

 

三年級

1.「可以保護自己」

2.「保平安」

 

五年級

「為求平安」

 

問題四、還想分享的其他發現與想法是?

一年級

「興奮」

 

三年級

1.「可以自己看、自己學東西。」

2.「金色大廳的流星閃閃發光,跑的速度也很快。」

五年級

「每一種的宗教的習俗都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尊重他們,才不會使他們從世界中消失。」

 

來自【國中部一年級】學生的分享:

 

問題一、宗教博物館中有許多特別的互動設施,你覺得哪些讓你印象最深刻呢?

為什麼?(因限於篇幅,類似的答案不納入)

 

1 (1)生命之旅廳 (2)祝福區(3)朝聖步道(4)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1)因為在這裡從初兒到死亡及死後世界的五大項,讓我深深的感覺生命像是一個圓,誕生及死亡只是一個點,生命過程中連成一個圓,生命是一個輪迴的世界。

 (2)因為這裡讓我感受到得到祝福是會令人十分快樂的。

 (3)因為這裡有每種宗教的習俗風味,讓我值得一番品味。

 (4)因為這裡有著各種宗教的建築物讓我認識了各有各的特色,了解他們的習慣、風格與生命觀。

 

1.在朝聖步道尾端有感應熱牆可以短暫留下手印。

2.因為只要手有熱度就可以留下很漂亮的手印 不只可以留手印還可以用手指頭在

上面寫字,讓漆黑的牆壁可以留下短暫的留下繽紛的字樣。

 

一年一班 張語珊

1.虛擬聖境中那些能偵測袖珍建築內部的攝影。

2.因為能帶我進入一個莊嚴、華麗的宗教世界,隨著攝影的角度不同,有趣的方式呈現各宗教的文化特色。

 

1.虛擬聖境中的世界宗教建築縮影。

2因為可以看到不同宗教的教堂的內部設計,也可以了解不同國家的建築形式上都別有一番風味。

 

陳律揚

1.生命之旅廳

2.因為每個階段的介紹,我都可以親手去體驗,去點選我想知道的任何事。

 

1.(1)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祝福區

2.(1)因為世界宗教展示大廳,藉由迷你的監視器,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2)因為祝福區手印感應設計,別出心裁,也讓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祝福滿心離開。

 

1.宇宙創世廳。

2.這一部是以探索大自然混沌初開及宇宙製作而成的片子,而引起我特別注意。

湯雅文

1.生命之旅廳。

2.因為裡面介紹了很多東西,例如:出生、成長、結婚、老年、死亡還有服裝……等。

 

1.祝福區。

2.因為它會依照不同人,不同的手相,來給於我們不同的祝福,而且不像有些博物館的東西不能像這樣的設施一樣。

 

林文涵

1.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祝福區。

2.因為那裡的一個設施,用手碰會出現一些句子,覺得很有意思。

 

1(1)金色大廳  (2)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1)因為地上有許多小符號都是有不同的象徵和意義

(2)因為裡面來自於不同的建築物,在更裡面可以看到一些小東西。

 

1.宇宙創世廳。

2.啟發參觀者對生命的省思。

 

問題二、 不同的宗教、文化,都呈現不同的特色,例如各宗教的小故事、建築物的型式、穿著的服飾……。在今天的學習活動,有沒有新的發現呢?哪一項是你最感興趣的呢?(因限於篇幅,類似的答案不納入)

 

  1. 在一連的生命中我了解人生的一切意義與生命的價值,讓我不浪費此日一程,讓我生命充滿了色彩。
  1. 我發現各國都有獨特而且特別的宗教,不僅特別,所含義更是一個比一個深遠。我最感興趣的是印度的婚禮所穿的禮服,在艷麗的紅中點綴著滿滿的金點,既華麗又特別。

 

1.夏特大教堂是最令我感到興趣的,因為我聽到了,原來這個模型實際上是多高大的

2.穿著的服飾,因為各個不同的宗教和國家都有很多有趣的服飾。

 

林承翰

1.有。

2.生命的輪迴。

一年一班 張語珊

1.有發現

2.(1)最有興趣的是,像帳蓬形狀的路思義教堂,看起來相當特別。

(2)生命之旅廳當中的初生、成長、壯年、死亡及死後世界的展覽。

 

  1. 了解到不同宗教的習俗分別代表不同意義,生命之旅廳從初生到老到死使我發現人

的生命短暫,讓我領悟到「一寸光陰一寸金」,時時都要把握現在。

 

陳律揚

1.婆羅浮屠

2.因為他建築型式的神秘,以及背後深厚的故事。

 

1.

2.宗教的故事,在「宇宙創世廳」的“世界起源-各宗教的傳說”之影片,讓人意猶未盡。

 

  1. 我發現在於每個宗教都會在每一個時期舉行不同的儀式,而且每樣的儀式都是很特別

的意義。

 

1.我最感興趣的是宗教的建築,因為他們除了宏偉壯觀外還很有特色。

 

1.有,世界宗教展示大廳,因為那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房屋。

2.我發現一樣都是教堂每一個地方所蓋的型式方法都不一樣,例如:聖母升天教堂就像卡通童話故事的城堡。

 

問題三.想一想,人們為什麼需要宗教信仰呢?

*因為它會人有一種依靠和穩定。

*因為人總是會遇到困難及不如意的事,而宗教信仰可藉由內心誠懇的祈禱,從中尋求真正的答案及紓解的管道,而宗教信仰可以在繁忙壓力的這個時代中得到心靈上的寄託及鼓勵。

*因為他們可以在心靈上獲得慰助也可以在精神上具有支持及鼓勵的作用。

*宗教信仰會讓自己心平靜、安定。

*為了讓心靈沉澱,請神保佑我們的平安。

*林承翰:如果發生事情可以安定心情。

*一年一班 張語珊:人一生當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些挫折與不順,這就需有宗教

讓人能心靈寄託處。

*讓自己在傷心、難過時,心靈有所寄託。

*一種心靈上寄託讓人有煩惱時可以藉由這個方式得到心靈上的寄託。

*陳律揚:因為人們需要心靈的寄託,肉體上的依靠。

*李怡庭:宗教信仰可以讓我們洗條心靈,反省自己,為我們解決問題。

宗教信仰可以成為人們心靈的寄託,在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能量,也帶給人心靈

的平靜。

  • 林文涵:因欸神就可以當你心靈上的朋友,並能教導神的一些觀念。如:要做善事,

幫助別人。

*一年一班 湯雅文:因為也許人們認為他們信仰的主可以保佑他們。

*信仰宗教可以使有壓力大的人減輕,可以讓有些人分配負擔使他們不再那麼痛苦。

*因為人們需要借由信仰,找到心靈的寄託。

*因為有宗教信仰,人們可以找到一個生命的最後棲息地。

 

*可以消除心中的不安洗滌心靈,維持心中的平衡感覺會有一層保護膜。

*能消除心裡的不安,調整心裡的平衡,也能洗滌心靈讓心身舒暢,沒有慾望、煩惱。

*因為想要知道生命的循環和心靈的寄託。

  • 尤木德:比較有愛心

 

問題四.還想分享的其他發現與想法是?

 

*死亡並不是終點而只是另一個開始。生命的廣大是不可預測的。

*今天的學習過程我認識許多有名的宗教,更認識了許多外國的宗教習俗,本來要建造一個博物館就很不容易,更別說要集合各種不同的觀念,或許會遭到眾人的反對但他依然不氣餒,反而越挫越勇,最後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成功了 更得到眾人的喜愛與讚賞。

*宗教博物館內充滿了許多各國的宗教文化,而且不只是以文字展示,更有許多的影片及真實的物品和縮小的建築可以看,讓我覺得這個博物館是學習的另一個大寶庫。

*我一開始聽到要去宗教博物館時,說真的我一點都沒興趣,直到我來了,經過種種的導覽,沒有來過的人一定要來喔~~。

*希望我們的宗教歷史再傳下去。

*林承翰:不同的人都信仰不同的宗教,甚至沒有信仰任何的宗教。

*一年一班 張語珊:在這次的活動中,我才了解看似平凡的宗教,事實上,卻是有著精彩的內涵,使人回味無窮。

*宗教信仰是一時的心靈寄託,不是迷信,事情是要自己努力才行,並不是求神拜佛就可以成功、順利的。

*雖然我跟我媽一樣不相信有神的存在,不過媽媽說人只要常保持一顆正直善良的心,這就是最好的信仰。

*陳律揚:這一趟旅行,洗條了我的心靈,沉靜了我的知識,讓我了解世上的生物都有存在價值,也都會再度循環,降臨在這個世界。

 

*李怡庭:這一次讓我又學到了許多宗教信仰的習俗,還有很多生命的重要性,要好好的珍惜生命,以後自有煩惱,就可以回想今天的宗教,好好的靜下來思考,讓我自己的心靈便開闊,讓人生多采多姿。

*宗教博物館內的設計,有別於一般博物館的陳列方式,每個都富涵其寫意,深見用心。但「金色大廳」內因天氣-光線問題而無法完美呈現有點遺憾。

*林文涵:這裡有關於宗教的事介紹的很詳細,可見要開這間博物館的人,可是收集得很細心,另外這間的設計很特殊,令人感到新奇、有趣、特別。

 

*一年一班 湯雅文:在這裡我發現了好多在來這之前並不知道的東西,所以如果可以再來的話我一定要和我的家人一起來

 

*經過這次的展覽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有關宗教的東西,也可以依每個人自己的性格與興趣,去信仰自己能夠接受的宗教,更可以使我們的心靈淨化,使我們能夠激發自己的潛能。

*我以前都以為基督宗教就只分天主教和基督教而已,沒想到其實還有一個東正教也是基督宗教的支流。

*世界有多種的信仰可以讓人依自己的需要從中選擇一種宗教,朝自己想走的一條路大步走去。

*發現了許多以前不知的宗教,每個宗教的習俗也都各有風格。

*在這裡讓我們體會到各種不同的宗教文化,從初生到死亡,就像一下子就過了,也讓我們體會當今天的時間過去時,我們的壽命也在慢慢的減少。

*來到了這裡,讓我感受了許多是體會了宗教對我們的影響以及對人們的重要性,「宗教」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世界的「愛與和平」。

*不要太沉迷於宗教,不然有的人會走火入魔很可怕的。

 

※來自家長的分享:(家長由於忙於照顧學生,回收量較低)

問題一.對於宗教博物館中哪一個展區印象特別深刻

*1.(1)華嚴世界 (2)世界展示大廳 (3)感恩紀念牆

2. 讓我體驗生命從有到無時,能從容面對不懼生命死亡。

 

*1.(1)朝聖步道 (2)金色大廳 (3)宇宙創世廳 (4)生命之旅廳 (5)華嚴世界 (6)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7)祝福區 (8)感恩紀念牆

2.值得

 

*1.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作品精緻,深刻體驗不同宗教文化的特色

 

問題二.對於生命教育課程,你認為應由何處著手

*由親身體驗中看到別人的示範,了解到許多的生活法則,故生活中去學得的最為可貴。

 

問題三. 心得分享

*感謝台北縣會長協會規劃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能跟著孩子一起學習,感謝。

 

  • 來自教師的分享:

 

問題一.對於宗教博物館中哪一個展區印象特別深刻

  • 1.(1)宇宙創世廳 (2)生命之旅廳 (3)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4)祝福區

(5)感恩紀念牆

2.生動

 

*1.(1)生命之旅廳 (2)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 生命之意義與價值由此體會,生命教育應重視。

 

  • 1.(1)朝聖步道 (2)金色大廳 (3)宇宙創世廳 (4)生命之旅廳 (5)華嚴世界

(6)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7)祝福區 (8)感恩紀念牆

2.寧靜、祥和的館內設計與規劃,世俗的紛雜與煩憂在此時刻似乎靜謐了下來。

 

*1.(1)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祝福區

2.了解各宗教的創史。

 

1.生命之旅廳

2.讓人了解生命歷程,進而珍惜生命、把握現在。

 

* 1.(1)世界宗教展示大廳(2)朝聖步道 (3)金色大廳 (4)宇宙創世廳

(5)生命之旅廳 (6)華嚴世界 (7)感恩紀念牆

2.藝術品很美。

 

*1.(1)朝聖步道 (2)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了解各宗教的特色及建築的傑作。

 

*1.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可認識各種宗教。

 

*1.(1)華嚴世界 (2)感恩紀念牆

2.身歷其境,感受深刻。

 

1.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2.可以為宗教所迷惑的人提供一些參考。

 

*1.生命之旅廳

  1. 對於生老病死有更多的體驗及感受。

 

問題二.對於生命教育課程,你認為應由何處著手

 

*.信仰 愛自己,愛身邊的人。

 

*.由深根扎起,(學校、家庭、社會並重之)如同生命之旅廳所呈現的,生命每一個階段,應時時處處教育之。

 

*.學校或社區活動之宣導。

*家庭親子活動、學校課程教育、社會的各處、都應盡一份心力。

 

*每一個人對自我的期許與價值觀正面認知。

 

*可透過體驗活動、繪本、經驗交流分享過程,讓人對於生命教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出生家庭。

 

*從生命的誕生起源及生命的價值著眼。

 

*思想、沉澱心靈及教育

 

*從生命的源頭說起,尊重生命,看重生命的結束。

 

*生命的意義。

 

*融入日常生活的教堂,讓學生體驗生命的可貴及意義。

 

問題三. 心得分享

 

*展示的文物非常多元、豐富、有趣。若能有更多複製品(EX服裝、飾品、法器……)可供參觀者穿戴,親自體驗,更能有互助感,增加此文物之認識喔!

 

*感謝舉辦此活動、你們熱心推動生命教育的活動,可讓我們省思生命的各階段歷程與意義,也能讓孩子的視野由家鄉開拓至世界,原來世界是如此的廣大,人文與宗教是如此的廣博與多元。

*導覽時間可以再延長,以做更進步的認識。

希望大家都可以來這裡感受。

  • 1.廣為推廣之

2. 好好珍惜生命

*今天的活動與流程安排相當用心,解說員之解說相當詳盡…。

 

*很高興校園的附近有此社區資源,可以提供給孩子作為吸收知識的寶貴場所。

 

  • 透過各種不同宗教建築模型的展示,讓我更能領會到各宗教的奧妙,也更生虔敬和

仰慕之心。

 

  • 每次的參觀都有不同的體驗,可見一個真理(佛)是會隨著人、事、物、境而不同,

而有不同的解讀與認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歷程,而宗教可沉澱及提昇心靈層次,藉由此次參訪,讓人更知把握當下,揮灑生命色彩。

*很珍貴的展覽資訊。

*設施展示設計用心,包羅萬象、鉅細靡遺,頗有深度的博物館。

*不管任何宗教,其起源及中心思想不外乎尊重生命,經由此次參觀,更加了解到個人的渺小及宇宙的浩大,更進而近本分,走完生命歷程。

*所有的宗教均源自對人的關懷與生命的尊重,符合本館之主軸-愛與和平。

*宗教的本意的是真愛與和平,使人能深任了解神秘的世界;雖然型式不同,但結果相同。

 

問題四.在今天的課程結束後,以後有機會的話,是否還願意到世界博物館參觀

回答是為 100%

 

問題五.對於今天的課程規劃,你覺得

回答滿意為 80%

回答尚佳為20%

(七)七歲小男孩的畢業禮物心願 ~ 到「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

 

曾經有一位國小六年級的劉憶梅同學參觀完宗博館後寫了一篇文章來投稿,她這樣描述著:看到人從出生到死亡就像在看電影一樣,一下子就過去了,讓我覺得人生如此的短暫,等我老了,最大的心願可能是快快樂樂的活在當下吧!』。更有一位甫自幼稚園畢業的小男孩他最期待的畢業禮物是希望爸爸媽媽在他畢業那一天再帶他來看一次宗博館七樓宇宙創世廳的影片,這是一件深具意義而且令人振奮的訊息,象徵這座動態的心靈博物館提供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造夢與實現夢想的無限靈性空間。

                     

最後以建國中學楊志傑同學造訪過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所說的一段話作為結論,畢竟一個時代的終極意義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傳承與轉化:

 

ÿ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樂譜,不同的起承轉合,從初生、成長、衰老以致回歸,而喜、怒、哀、樂更是把它點綴得繽紛,在此,不妨想一想,屬於你的生命樂章                         

 

三. 【無牆博物館】

(一)生命之河—臺灣生命教育的軌跡巡迴展

1、前言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

根據考古資料,台灣曾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左鎮人頭骨片、長濱文化以及新石器時代具有區域特色的圓山文化、卑南文化等。還有鐵器時代擅長海洋貿易的十三行文化民族,更有學者主張台灣應是今日南島語系民族最北端的發源地,都說明了台灣自古就是多元文化發展融合的社會。

 

從地理位置觀點,因台灣介於日本、東南亞與歐亞大陸之間,成為各國發展海洋貿易的重要轉運點,17世紀台灣的西南部及西北部分別受過荷蘭及西班牙殖民統治,1661年開始鄭氏王朝、清治時期、日治時期到1945年日本戰敗後的中華民國時期。

 

台灣因為有這樣一條獨特的歷史軌跡,蘊涵豐厚的東西方藝術文明與文化遺址,孕育出堅毅、積極、包容特質的台灣人民,更發展出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這條穿越歷史的生命河流,最珍貴的是曾經對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無私奉獻出大愛的生命典範像「珠玉之網」般交織成為台灣的生命光譜。

2、展示宗旨    【穿越時空的生命意涵】

在基督宗教中有「五餅二魚的故事」,敘述願意給予的人,其無私的精神會不斷有善的循環影響他人並延伸出去。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也曾開示「能捨的人,才能得法,而法就是學

 

在台灣有許多奉獻愛心的個人或團體,他們藉由許多善行希望為下一代子孫建構真、善、美、聖、愛的藍圖,立意既深且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或許扭轉了罪惡頹廢的生命觀,或許適時撫慰了失落徬徨的心靈也有一些捨身救義的偉人,為了維護他人的性命,赴湯蹈火不惜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些善德就像宗博館「珠玉之網」中的水晶,分別代表了宗教、生命的「真理」、「包容」、「和諧」、「奉獻」及「智慧」等二十四個善德。

3、設計意涵 【愛的綿延光譜】

的意象代表生命的永續傳承以及愛的綿延光譜。

魚”的形狀象徵基督宗教「五餅二魚的故事」以及「行有餘力、則以助人」的美德和給予、施與、年年有餘的諧音。

樹”和”生命之河”的連結傳達前人種樹的恩澤嘉惠後世。

 ”鴿子”代表聖靈。

白色”代表潔淨神聖的品德。

綠葉”象徵愛是永不止息,。

橄欖枝”是傳遞愛與和平的意象。

不同顏色的魚”象徵不同世代都有無私奉獻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這

  塊土地及人民的大愛。

 ”生命之河卡”表達觀眾穿越時空的對話或反思。

4、尋找另一個生命典範 【一加一大於二】

這條生命之河希望能夠呈現這些善德的連結、交錯及延伸,為百人、千人的生命轉折處提供典範,期望能藉此啟發一個人、數個人或無限個人的覺醒經驗,去喚醒人們內在善德,即使是最微小的心念都會因為相互連結、互為影響而產生或大或小的變化,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地球、人與宇宙的關係也因此環環相扣,生生不息。

5、執子之手【生命引領生命】

「生命之河」掛軸象徵「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倒影意涵,在觀賞完「生命之河-台灣生命教育的軌跡」之後,歡迎大眾將感恩的思維寫在「生命之河卡」貼上掛軸,將「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普世價值源源分溉給有情大眾。

 

6. 『生命之河—臺灣生命教育的軌跡巡迴展』成果

 

20122023

 

11年來已經繞行台灣西部一圈,在各級學校與圖書館、美術館等30站巡迴展出,讓觀眾可以透過互動的生命典範展板,傳誦生命的良善美好,也逐步建構台灣300年的生命史學,至今影響約10萬閱聽人,為傳承典範生命大愛歷年來訓練多所學校的導覽小尖兵,尤其201810月訓練新北市永平國小五年級28位,2019年訓練三重三光國小28位、2021年也訓練宜蘭中山國小24位「導覽小尖兵」為全校與附近學校導覽

 

    教授心理學與人生哲學的輔大全人教育中心鐘蔚玲修女帶領許多班級至「生命之河」參觀教學,他表示:<生命之樹>象徵大地復甦,新生命與希望!』而『生命之河>是一種情感的共振,是生命的核心意義價值所在,讓學生看到並且心靈碰觸到,感謝宗博辦理這個展覽』

(二) 〈從一顆小小的種子扶起〉與〈你是我兄弟送愛到偏鄉〉應用教學專案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以下簡稱兒盟)所做的「2013台灣偏鄉弱勢學童學習貧窮分析報告」發現,偏鄉弱勢孩子不僅吃不好、穿不暖生活貧困,學習貧窮的狀況更令人擔心,包括學習資源的貧窮偏鄉弱勢學童家中的教育資源不足比例71.5%與優勢學童相比相差16倍以上,同樣是台灣的孩子,偏鄉弱勢學童和優勢學童卻存在明顯的數位和閱讀資源的落差,也缺乏文化刺激的機會

 

2012年至2018

 

策劃執行共六屆〈你是我兄弟送愛到偏鄉〉應用教學專案為搶救偏鄉閱讀資源與城市差距16倍的情況,免費提供宗博所研發出版的的生命典範教材與生命教育教材,感謝文化部的補助與王月蘭慈善基金會贊助這項「大小攜小手」計畫,結合亞洲大學與元培科大共完成六屆〈你是我兄弟送愛到偏鄉〉應用教學專案,期間宜蘭、基隆、新北、新竹、桃園、南投、台中、高雄等八個縣市共40所學校、300個偏鄉小學與高職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習得生命的核心價值愛與品格。

誠如宜蘭縣清溝國小劉懿瑩老師分享:『認識這些願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人物時,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實現的小光芒,期待自己也能在生活中落實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的動力,不會怕量小而不為,我想這就是我上此生命課程的最大用意』。

 

其中第四屆<你是我兄弟送愛到偏鄉>應用教學專案,召集<生命學典範學行動聯盟>等「生命大使」,以「大手牽小手」的關懷心,以融入應用教學的方式平衡偏鄉教育資源落差,擴及南投縣久美部落與信義部落,南投縣久美國小、豐丘國小、地利國小、信義國小與南投縣久美社區,新竹縣五峰鄉五峰國小、桃山國小、花園國小與竹林國小、新北市貢寮鄉福隆國小與雙溪鄉牡丹國小、高雄市荖濃國小及今年正在進行的台中縣霧峰鄉與和平鄉峰谷國小、光正國小、和平國小、中坑國小、自由國小與達觀國小等資源匱乏的偏鄉國小進行補充教學。

 

以愛與寬容的精神融合宗博館理念「珠玉之網」所研發出來的《「生命之愛‧愛在台灣」典範學習─少年與高中生命教育教材》系列,為生命之光與熱的實證體例,「愛無疆界」的典範故事讓青少年學習如何創造人類身心安頓的意義與密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出類拔萃」的生命典範了解如何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考,從「救世濟人」的典範案例上操練同理心的善德美好,從「族群融合」的典範了解台灣移民史的根基,從「義勇足式」的典範仰望生命勇士的大愛可以如此完全無我無相與波瀾壯濶。

 

<你是我兄弟‧送愛到偏鄉〉應用教學專案的效益成果如下:

●建構台灣生命史學。

●提供民眾「愛與希望」的實踐案例。

●提升場館在地的意義與紮根的命脈。

●產官學資源整合與生命教育紮根共生、犁田與灌溉。

●以「珠玉之網」為基石,讓新世代與生命典範超越時空對話,創造典範學習的心流。

 

四.結語

身為心理治療師的費若奇(Piero  Ferrucci),對於人性病態和黑暗的一面十分熟悉。但由於他多年來抱持超個人心理學的觀點,因此不會忘記人性也有光明而崇高的一面。他就是懷著這樣的人性觀,致力於探索五百多位名人的高峰經驗。雖然這些格外優越的人物所屬的時代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的高峰經驗竟然呈現出頗多的共同點。當人處於高層意識狀態時,他們就能夠暫時突破平常自我的界限,而接近自己的「真我」。那時,他們對於精神價值感到特別濃厚的興趣,而更順利和振奮地邁向真、善、美本身。有時,這一類突破性的經驗,對他們的人格有深遠的影響,甚至成為他們生活中的轉捩點(李安德神父 1997)

 

當真誠、善良、誠實、智慧…… 全人類嚮往的正能量、

共同追尋的價值皆串聯在一起,就能成為一張美麗閃爍的珠玉之網。

 

因為有愛,人才會有希望;

將希望化成深信不疑的信念。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向更具體的未來。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陳莉諭
於2023.12.29

 

 

[1]參看陳莉諭、陳建成<改善個人心智模式的體驗學習-探索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生命情境之旅>,

2003年組織學習與人文藝術研討會之人文論壇》(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3

[2]參看《珠玉之網》(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附設出版社,2001)

  • 反省Reflexivity 從他物反省自身的能力,是所有宗教共通的精髓。收藏器物反映各種時空文化,

觀眾或許可以從參觀中產生心靈的互動及改變。

※靜觀Seeing –境隨心轉,以新的眼界來觀看萬事萬物, 就能改變內心對於世間萬物的感受,並融合人我、消弭界線 。人們藉由宗教力量,能看見內心的主觀影像,看似平凡的器物,所具備特殊神聖的宗教意義,啟發觀眾,獲得不同層次的「觀」。

※時光Passing Time- 宗博館以三種尺度來強調時間感:1.各宗教從創世到毀滅的宇宙觀。 2.歷史上各宗教的演進 。3.宗教經驗中個人的生命史宗博館要利用世界各宗教之眼,讓觀眾透過這由大而小三個層次,觀看時間洪流中的存在。

※行走Walking-行走就是朝聖、尋求真理,是肉體與精神性的行動。就像每個宗教常要修行者練習「行走」:從察覺行走經驗的細節,意識到本身作為;並重視進入每個境地,得到的獨特啟發。由此感受到每個展區的智慧,每個宗教的精髓,而這些境界也能會通、互惜。

※辨證Dialectic-意即「二元」及「一元」,表示相互關係中的張力及迴響。宗教強調善/惡,神/人、陰/陽等二元性其實都是兩面一體,二而一、一而二的。宗博館的設計也要呈現這種對稱、呼應的關係。

  • 神往Enchantment-這是指能夠引發或表達宗教教義的聲音許多宗教中,聲音都很重要,例如儀式音樂。《華嚴經》說:「佛陀的一個聲音中包含了無限的聲音」。各宗教的誦經、禱告,都帶有安定、治癒的能量。觀眾可藉由展場音樂體會聽覺帶給心靈上的感受。

 

 

[3] 參看陳莉諭<生命的建築師>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高中教案,《歌詠生命的旋律-高中職生命教育教案》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211頁,20037 月。

[4] 參看陳莉諭<365天生命教育護照-校園護育計畫>(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2003年)

[5] 參看曾煥棠、蕭伊吟 《讓愛起飛-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案-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為例》(台北:世界宗教

博物館,2005)。本研究案以學齡期與青年期這兩大團體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學齡期(6—12歲)兒

童開始努力學習在一個文化中欲成為一位成功的成人所必備的條件。發展獨特的心理社會任務,是

健全發展的關鍵。如果父母在兒童就學前給予充分而適當的準備,則就學這段期間,將會增長能力與

自我價值感,從而產生信心和毅力。相反的,若是準備不當,學齡期兒童可能就會產生自卑、無價

值感、無助等感覺。這段時期的教育應著重於學習、觀察、教孩子主動嘗試及作實驗;鼓勵參與社團、

發展助人的活動。故世界宗教博物館在學齡期兒童的導覽方式著重讓孩子嘗試的體驗性活動,藉由親

自的體驗活動,讓學齡期兒童間接體會肯定生命、尊重生命與珍惜生命的意涵。
青少年期(12-20歲)是自我統合發展的關鍵期,伴隨能力的發展與社會的期許,青少年在此階段第

一次跳脫過往由家人、老師與同儕所認為的自我形象,重新檢視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並以自己的

方法解釋自我的價值概念,此時家人、老師要懂得處理衝突並從優點教導法中建立孩子的自我認同,

給予一些成功經驗作為認同的動力。故世界宗教博物館針對青少年期的孩子給予更多可以提供學習與

仿效的生命理念,讓青少年期的孩子藉由這些認同動力間接體會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接納

生命、欣賞生命與超越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6] 『讓愛起飛-生命教育種籽校長研習營』台北縣政府教育局公文【北府教社0930300899】及台北市政府

教育局公文【北市教二字第09332883200】(2004)

 

[7]參看陳莉諭、陳建成<改善個人心智模式的體驗學習-探索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生命情境之旅>,

2003年組織學習與人文藝術研討會之人文論壇》(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