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溪大教室:串連溪畔學校,把溪流還給都市的孩子!

磺溪大教室:串連溪畔學校,把溪流還給都市的孩子!

典藏者
磺溪生活流域
磺溪是一條流經居民家門前、孩子校門口的小溪,其延伸自陽明山國家公園之豐富生態資源、溪流本身的各種地理現象、磺溪的溪溝議題,流域生活圈中的人文資產與地方信仰,以及在地的各種行動,都是非常好的地方教育素材。如地理學者 Lukermann(1964)認為,人們對於特定地方擁有特定的意義和信念,任何空間都可以讓人有不同的經驗與感受。Lalli(1992)強調地方經驗擁有獨特性,包含地理特徵(如河川與湖泊)、文化的吸引力,這可能創造特殊地方意義。就教育面向而言,國內教育學者洪如玉(2013)也指出,地方學的建立有助於教育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反思地方與教育的關係,重視地方意識與人地關係,並根據自身環境,發展具特色的地方教育學實踐模式。教育哲學學家杜威(Dewey, 1915)也指出,教育應回到學生有感的真實世界中、在鄰近學校的實際場域來進行。

磺溪是地方的「環境大教室」,藉由系統性的環境教育方案規劃,期盼多元的溪流環境教育行動能沿溪而生,讓日日穿梭於城市街頭巷尾的流域,成為孩子們學習與實踐永續發展的場域。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磺溪大教室:串連溪畔學校,把溪流還給都市的孩子!
典藏者
磺溪生活流域
內容描述

磺溪是一條流經居民家門前、孩子校門口的小溪,其延伸自陽明山國家公園之豐富生態資源、溪流本身的各種地理現象、磺溪的溪溝議題,流域生活圈中的人文資產與地方信仰,以及在地的各種行動,都是非常好的地方教育素材。如地理學者 Lukermann(1964)認為,人們對於特定地方擁有特定的意義和信念,任何空間都可以讓人有不同的經驗與感受。Lalli(1992)強調地方經驗擁有獨特性,包含地理特徵(如河川與湖泊)、文化的吸引力,這可能創造特殊地方意義。就教育面向而言,國內教育學者洪如玉(2013)也指出,地方學的建立有助於教育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反思地方與教育的關係,重視地方意識與人地關係,並根據自身環境,發展具特色的地方教育學實踐模式。教育哲學學家杜威(Dewey, 1915)也指出,教育應回到學生有感的真實世界中、在鄰近學校的實際場域來進行。

磺溪是地方的「環境大教室」,藉由系統性的環境教育方案規劃,期盼多元的溪流環境教育行動能沿溪而生,讓日日穿梭於城市街頭巷尾的流域,成為孩子們學習與實踐永續發展的場域。

物件類別
照片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