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羅鉢底王朝(6-11 世紀) 泰國 立佛三尊像奉獻板

墮羅鉢底王朝(6-11 世紀) 泰國 立佛三尊像奉獻板

典藏者
國立故宮博物院
此件文物以純金鎚鍱出一佛二菩薩像的浮雕薄片,自七世紀以來,東南亞便流行此種奉獻板,多供養於塔中。頂有高肉髻的立佛額低頷短,雙眉相連,顴骨較高,鼻塌唇厚,具有東南亞蒙族人種的特徵。身著通肩式袈裟,僅表現在衣袖和下襬的邊緣,法衣貼體,曲線畢露;脇侍菩薩僅著下裳且戴耳飾,左脇侍的身形略呈S形,具有印度笈多美術的影子。此外,尊像之間出現雙塔,應受印度帕拉王朝圖像的影響。祂們不但雙手皆作說法印,而且還立於蓮莖並蒂的蓮座上,此種臺座是墮羅鉢底王國(6-11世紀)自七世紀以來常見的造像。此件八至十世紀的造像雖深受印度歷代文化的薰陶,但不論是其尊像的面部特徵、手印或是三莖並蒂的蓮座都具有地方特色,顯示佛教在地化的成熟發展。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墮羅鉢底王朝(6-11 世紀) 泰國 立佛三尊像奉獻板
典藏者
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容描述

此件文物以純金鎚鍱出一佛二菩薩像的浮雕薄片,自七世紀以來,東南亞便流行此種奉獻板,多供養於塔中。頂有高肉髻的立佛額低頷短,雙眉相連,顴骨較高,鼻塌唇厚,具有東南亞蒙族人種的特徵。身著通肩式袈裟,僅表現在衣袖和下襬的邊緣,法衣貼體,曲線畢露;脇侍菩薩僅著下裳且戴耳飾,左脇侍的身形略呈S形,具有印度笈多美術的影子。此外,尊像之間出現雙塔,應受印度帕拉王朝圖像的影響。祂們不但雙手皆作說法印,而且還立於蓮莖並蒂的蓮座上,此種臺座是墮羅鉢底王國(6-11世紀)自七世紀以來常見的造像。此件八至十世紀的造像雖深受印度歷代文化的薰陶,但不論是其尊像的面部特徵、手印或是三莖並蒂的蓮座都具有地方特色,顯示佛教在地化的成熟發展。

物件類別
文物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