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姿勢物理學

瞧姿勢物理學

深入知識的表裡,探索多重生活文化

身體的肌肉由數百條纖維組成,肌肉與骨骼緊密相連,並透過肌腱連接到骨頭上,它使我們可以進行各種運動與活動,我們舉手、走路、彎腰、跑步......一切如此自然,以至於我們時常遺忘身體姿勢背後的複雜性,其實姿勢隱藏的問題層層連結,環環相扣,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大大的影響。

「姿勢」的身體概念,同樣適用於「知識」的應用。

知識不僅只是一種傳授和學習過程,它更蘊含了一種價值精神的傳遞,知識需要串聯人、事、物;需要通過協同合作實現我們的生活功能;知識/姿勢需要找到好的保養與照顧機制,以幫助我們預防未來問題,遠離疼痛與退化。姿勢與知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青年化身為物理師,帶你深入知識的結構表裡,各地維持健康活力的方法,一起來探索多重生活文化!


策展|陳科廷

參展青年|陳科廷、鄧君婷、黃兵善、徐婉玉、康立宏、

林喚玲、楊晨瑋、蔡順仁、王惇蕙、許雅玲、林家良

內容校正|鄧君婷、陳科廷  美術|鄭曉涵  網頁編排|高任翔

特別感謝|吳盈慧、新創總會

指導單位|文化部

針灸入核心-深探六處阻塞知識的氣結

展覽故事
展覽故事
展覽故事
展覽故事
展覽故事
展覽故事

要活就要動-停滯不前的是死知識

記錄下的知識,如果不經過活化那也只是保存過去的死標本,如何使知識在當代生活中活化並流動?可透過採取不同層次的轉譯!

首先,整理與保存過去許多前輩田調的文獻,例如刊物、書籍、新聞、影像等,從搜集前人素材中獲得關於地方的知識,這是第一層轉譯

接著,透過挖掘過去紀錄中提到的人物再去延伸田調,進一步串連資源,在這過程中會更直接地接觸社區居民,將知識轉化成親身經驗,這是第二層轉譯

當我們在社區生活與田調過程中體驗到經驗知識,再根據自己的專長規劃社區活動,讓知識能被其他人體驗和理解,這是第三層轉譯

最後,由地方工作者、老師、藝術家等工作者,帶領居民或學員運用設計思考方法,將體驗到的經驗知識轉化為展演成果,這是第四層轉譯

這種以地方知識作為基礎的轉譯方法,希望傳達的是知識背後所隱含的多元價值體系,在環境變遷的過程中,舊有的知識也許無法再現,但通過世代的對話過程,了解過去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所累積的知識,將有助於我們了解曾經擁有的,未來希望保留的,以及需要與時俱進改變的事物。

.

知識活血的藥方指南:
(按照苦口分成五星難度)
簡介
建立地方學課程。 ★ ★ ★ ★ ★
課程開設除了需編寫教材,也需要串連學校與社區進行長期的規劃與配合,包括教師的調動,並考量受眾的年齡、心智發展、文化背景、性別等因素進行課程設計,是較有難度的方式。但一旦建立好的課程系統,能讓學校了解地方文化,同時讓社區成為生活文化的學習場所,透過貼近生活的體驗,知識得以無縫傳承下去。
簡介
駐地創作。 ★ ★ ★ ★ ★
邀請藝術家來駐地創作,是一種透過長時間的駐點,建立與地方的情感連結、獲取更多在地記憶,再從這些素材中,回應自己的生命跟當代社會,轉化成表演節目的方法。這個方法對於非藝術專業的工作者比較困難,駐地的過程中,需要與藝術家共同探討創作轉譯方法,並解決最後作品呈現的技術問題,這會需要有相關展演經驗比較容易執行。
簡介
刊物。 ★ ★ ★ ★ ★
刊物是一個具有集體執行性且高地方識別度的轉譯方式,能夠同時實現保存、傳遞與轉譯地方知識的功能,然而製作刊物在內容方面需要大量準備工作,包括前期採訪、編輯到撰稿,此外,必須考量內容與設計是否符合讀者的期待,並且同時會有作業時程、經費預算、市場接受度的壓力。
簡介
小誌。 ★ ★ ★ ★ ★
透過有趣且貼近日常語言的方式,能夠吸引年輕世代的注意,並鼓勵他們主動創造與文化的連結,這需要做好扎實研究以及訪談各方關係人,同時多次轉譯專業語彙,讓資訊最終得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
簡介
影片製作。 ★ ★ ★ ★
需要一定時間消化素材,思考文本結構,並且需要具備攝影及剪輯的技術才能完成。雖然在影音媒體為主流的時代,這樣的傳播方式更具吸引力,並且以現代軟硬體條件來說,技術門檻已降低,但對於文化歷史保存工作而言,這種方式仍相當耗時費力!其中,最大的隱憂是在這樣的製作過程中,可能會進行「削去式」創作,也就是說,最終完成的作品會偏向主觀詮釋,可能呈現出碎片化的知識,而知識碎片難以形成客觀具體的脈絡及意義感。文化的積累與傳承需要更多的共同參與,而非單一的文史詮釋。
簡介
繪本。 ★ ★ ★
可以使用風格化且吸睛有趣的圖文形式呈現資訊,這樣的方式可以擴大接收資訊的年齡層,並且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時具有自由度,可以保有開放性的思考、討論、推理及變換性。但需要在前期花費時間整合故事以及投入製作時間,且需建立有效的資訊傳遞管道。
簡介
走讀小旅行。 ★ ★ ★
以小旅行及文化走讀的形式,帶領來自不同地方的參與者進入在地生活空間,增加對環境的熟悉度,同步可擾動在地生活,為社區注入新的活力。但需要特別留意地方的特殊時節,避免干擾居民的生活,反而造成反效果。
簡介
生活體驗活動。 ★ ★
以個別方式來體驗生活,例如模擬農業時代的日常生活飲食、辦桌、故事彩繪體驗等等,較易於引動參與者透過親身體驗重新感受昔日生活的方式。然而,這種透過綜合方式結合各種元素的活動,活動本身成本高,且需要大量的人力配合。
簡介
攝影展。 ★
透過靜態影像展現居民生活的多元面貌,能成功引動居民間的對話,同時也能收集這些對話成為未來的導覽工具及教學材料;但這會需要考量器材、展覽場地以及前期的工作坊設計,尤其是會有民眾參與的狀況。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執行甘苦談

舒暢診所各地分院、青年物理治療師介紹

瀏覽統計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