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匜

陶匜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勺式杯(匜),體圓,有流,大體近於淮式銅匜,但下缺足或圈足,後缺扳或環形鈕。口面橢圓,前伸一流,後低前高,唇平,腹底圓,器底平,流的斷面作半圓形。色灰,細泥質。製作方法是先利用輪盤製成一件圓底鼓腹上頸形罐,然後將它分解為對稱的兩半,每半便成了一件匜。它的內表皮上輪製的平行線痕與匜的流口成平行,與上口成垂直形,便清楚的表示出來這種被製造的手續。全器內外皆有紅色彩繪。彩繪所用顏料的質料因未經化驗不能有所論斷。它們是在陶器燒以後所繪出,所以表現的情形與史前的彩陶和後世的瓷器釉陶不同。這些顏色可以因水洗或手磨而失去。因為彩繪紋上常有尖鋒與同一線條忽粗忽細的情形,所以可推測彩繪所用工具當與近世的毛筆相同。彩繪紋的描述如下:1.鋸齒紋是用紅色三角接連排列著形成鋸齒的樣子。2.方塊紋是用許多紅色長方塊連續排列一周。3.兩蛇交蟠紋的蛇頭上有肉冠,且除了兩蛇蟠紋外,更有兩鳥作立式,鳥形長喙、修頭、高足,頭上有羽冠。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陶匜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描述

勺式杯(匜),體圓,有流,大體近於淮式銅匜,但下缺足或圈足,後缺扳或環形鈕。口面橢圓,前伸一流,後低前高,唇平,腹底圓,器底平,流的斷面作半圓形。色灰,細泥質。製作方法是先利用輪盤製成一件圓底鼓腹上頸形罐,然後將它分解為對稱的兩半,每半便成了一件匜。它的內表皮上輪製的平行線痕與匜的流口成平行,與上口成垂直形,便清楚的表示出來這種被製造的手續。全器內外皆有紅色彩繪。彩繪所用顏料的質料因未經化驗不能有所論斷。它們是在陶器燒以後所繪出,所以表現的情形與史前的彩陶和後世的瓷器釉陶不同。這些顏色可以因水洗或手磨而失去。因為彩繪紋上常有尖鋒與同一線條忽粗忽細的情形,所以可推測彩繪所用工具當與近世的毛筆相同。彩繪紋的描述如下:1.鋸齒紋是用紅色三角接連排列著形成鋸齒的樣子。2.方塊紋是用許多紅色長方塊連續排列一周。3.兩蛇交蟠紋的蛇頭上有肉冠,且除了兩蛇蟠紋外,更有兩鳥作立式,鳥形長喙、修頭、高足,頭上有羽冠。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尺寸: 

長(全器)14.4公分、高(全器)8.5公分、直徑(口)14.2公分

類型: 

大陸考古

材質: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歷史時期
創建時間: 
東周(春秋戰國)
創建時間: 
東周─戰國
創建地點
發掘地點: 
河南省安陽縣大司空村,大司空村遺址大司空墓01
識別碼
R02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