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杯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圓式杯。大口、歛腹、腹底圓、圓唇、圈足。器形是在輪盤上一次製成,外表近似圈足形的內凹杯足則是將先製成的平底式杯倒置輪盤上,再刮削底的中部而成;內表皮是未經過修理的生表皮(raw surface)。色灰,細泥質,有彩繪紋。彩繪所用顏料的質料因未經化驗不能有所論斷。它們是在陶器燒以後所繪出,所以表現的情形與史前的彩陶和後世的瓷器釉陶不同。這些顏色可以因水洗或手磨而失去。因為彩繪紋上常有尖鋒與同一線條忽粗忽細的情形,所以可推測彩繪所用工具當與近世的毛筆相同。彩繪紋的描述如下:1.圓粒紋是許多橢圓形紅白相間的點排列了一周。2.折線紋是在以紅線為界的帶內用直立的折線排列而成,這裡的圖紋則又似是兩條折線平行著,構成一折帶形,每帶再有相當距離的排列一周。3.兩蛇交蟠紋的蛇頭作側面形,蛇身上又用折線表示出有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