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甬鐘
作者
越窯系
|
典藏者
六坪倉庫
說明:青釉甬鐘為仿青銅器編鐘的造型,飾有雲雷紋、連珠紋,胎質堅硬,外施薄釉,炳部貼雙S型耳,部分釉薄處有因為釉黴 (釉黴是因物件久置後,在瓷件的小局部地方產生電子游離,由表面深入釉層內部的質變現象。),而產生的白斑。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原始青瓷
說明:青釉甬鐘為仿青銅器編鐘的造型,飾有雲雷紋、連珠紋,胎質堅硬,外施薄釉,炳部貼雙S型耳,部分釉薄處有因為釉黴 (釉黴是因物件久置後,在瓷件的小局部地方產生電子游離,由表面深入釉層內部的質變現象。),而產生的白斑。
規格(cm):高度:23.8 cm柄徑:4.5 cm底徑:17.6 cm
原始青瓷從商代始燒,經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到鼎盛時期,瓷器的燒製技術更加嫻熟,質量明顯提高。甬鐘是先秦時期最為主要的青銅打擊樂器,頻頻出現於隆重的祭祀及盛大的宴饗。春秋時代浙江德清火燒山、亭子橋一帶曾燒製原始青瓷禮器,其燒製時間非常短暫不足百年。 2008年的大規模考古出土大量原始青瓷禮器及相關的證據可提供充分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