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逆旅百億年 愛因斯坦環

光陰逆旅百億年 愛因斯坦環

作者
黃活生(Ken Wong),蘇游瑄(Sherry Suyu),松下聰樹(Satoki Matsushita)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1,300年前李白曾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快意寫下他的「時空觀」。
本藏品中的圖像,記錄著另一種風格豪放的魔幻時空。罕見而美麗的光環影像,,是地球、40億光年外之A星系、120億光年外之B星系,三個天體同時在一直線上,因位置與重力的特殊關係而呈現的結果,被稱為「 SDP.81 愛因斯坦環」(SDP.81為編號)。
這種被統稱為「愛因斯坦環」的圖像,由「重力透鏡效應」造成。「重力透鏡效應」,不僅有宇宙的放大鏡之稱,也能用來推算天體的質量資料。
事實上,最遠兩端達120億光年的三個天體,都在一條直線上,在這個圖中所形成的是編號 "SDP.81" 愛因斯坦環。在圖像中光環區域以內,擁有約3千5百億個太陽質量,前景星系中,應有一個質量大於3億個太陽的大黑洞,其位置就在圖像中心附近,但並非在正中央,因為天文學家已知,黑洞越大,愛因斯坦環裡的中心影像就越暗,所以,想掌握「中心在哪裡」,只要望遠鏡解析力夠,靈敏度高,答案也呼之欲出。
這些層層關係經過一步步地釐清,而最後竟能還原出:一個120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真實樣貌,那裏實際上呈現好幾個巨大的塵埃分子雲團塊,天文學家相信這表示,在那遙遠宇宙彼方,恆星及行星即將形成。窺見120億光年外的世界,近乎不可思議,但並非全無可能!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光陰逆旅百億年 愛因斯坦環
其他名稱
其他名稱: 

SDP.81 重力透鏡系統

其他名稱: 

魔幻時空 愛因斯坦環

所屬藏品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內容描述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1,300年前李白曾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快意寫下他的「時空觀」。
本藏品中的圖像,記錄著另一種風格豪放的魔幻時空。罕見而美麗的光環影像,,是地球、40億光年外之A星系、120億光年外之B星系,三個天體同時在一直線上,因位置與重力的特殊關係而呈現的結果,被稱為「 SDP.81 愛因斯坦環」(SDP.81為編號)。
這種被統稱為「愛因斯坦環」的圖像,由「重力透鏡效應」造成。「重力透鏡效應」,不僅有宇宙的放大鏡之稱,也能用來推算天體的質量資料。
事實上,最遠兩端達120億光年的三個天體,都在一條直線上,在這個圖中所形成的是編號 "SDP.81" 愛因斯坦環。在圖像中光環區域以內,擁有約3千5百億個太陽質量,前景星系中,應有一個質量大於3億個太陽的大黑洞,其位置就在圖像中心附近,但並非在正中央,因為天文學家已知,黑洞越大,愛因斯坦環裡的中心影像就越暗,所以,想掌握「中心在哪裡」,只要望遠鏡解析力夠,靈敏度高,答案也呼之欲出。
這些層層關係經過一步步地釐清,而最後竟能還原出:一個120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真實樣貌,那裏實際上呈現好幾個巨大的塵埃分子雲團塊,天文學家相信這表示,在那遙遠宇宙彼方,恆星及行星即將形成。窺見120億光年外的世界,近乎不可思議,但並非全無可能!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重要性: 

罕見的愛因斯坦環

主題: 

重力透鏡系統

作者
作者: 
黃活生(Ken Wong)
作者: 
蘇游瑄(Sherry Suyu)
作者: 
松下聰樹(Satoki Matsushita)
創建時間
出版時間: 
2015.09.30
創建地點
攝錄地點: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智利
發生地點: 
A: 地球,B: 40億光年外,C: 120億光年外
貢獻者
相關組織: 
B. Saxton NRAO/AUI/NSF
相關組織: 
ALMA (NRAO/ESO/NAOJ)/Y. Tamur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Mark Swinbank (Durham University)
相關組織: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資料整理: 
黃珞文
識別碼
2015093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