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鼎

陶鼎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淮式鼎,胴作半圓球形,圓底錯口,加蓋成橢圓球狀;蓋上有三個環狀紐,卻置如盤狀,附耳耳形方,三獸腳式足。腹部和蓋是用輪盤製成,耳、足與蓋上的紐則是用手製成,輪製與手製的兩部分在半乾時黏合而成全部器形。
輪製部分的內表皮是未經過修理的生表皮(raw surface);手製部分的內表皮保存著被刮鏇過痕跡,這種刮鏇雖可去掉手捏的高凹但仍不能使表面十分平滑。器表有押紋,押紋的製成是在陶坯將乾或已乾而未入窯燒烤前,經人工在陶輪上壓磨器物外表皮而成。所用的工具光滑細小而不尖銳,它僅是輕輕的壓磨器物的表面而不劃入裡部。經過壓磨的地方,泥土凝結的密度較大,因而反光力較強──在塗黑的外表上押紋特別黑亮,未塗黑地方的押紋灰色也較器物的其他地方深。細泥質,外表塗黑色,未塗處為灰色,內表及裡部亦為灰色。在此所謂塗黑不過是現在陶器上表現著一層被人工塗上的黑色,究竟這種黑色原是黑色顏料或是他種顏料經窯火燒烤變成黑色,因未經化驗不能斷定,又,陶器外表所塗的黑色極薄而相當平均,雖經水洗亦不能失去。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陶鼎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描述

淮式鼎,胴作半圓球形,圓底錯口,加蓋成橢圓球狀;蓋上有三個環狀紐,卻置如盤狀,附耳耳形方,三獸腳式足。腹部和蓋是用輪盤製成,耳、足與蓋上的紐則是用手製成,輪製與手製的兩部分在半乾時黏合而成全部器形。
輪製部分的內表皮是未經過修理的生表皮(raw surface);手製部分的內表皮保存著被刮鏇過痕跡,這種刮鏇雖可去掉手捏的高凹但仍不能使表面十分平滑。器表有押紋,押紋的製成是在陶坯將乾或已乾而未入窯燒烤前,經人工在陶輪上壓磨器物外表皮而成。所用的工具光滑細小而不尖銳,它僅是輕輕的壓磨器物的表面而不劃入裡部。經過壓磨的地方,泥土凝結的密度較大,因而反光力較強──在塗黑的外表上押紋特別黑亮,未塗黑地方的押紋灰色也較器物的其他地方深。細泥質,外表塗黑色,未塗處為灰色,內表及裡部亦為灰色。在此所謂塗黑不過是現在陶器上表現著一層被人工塗上的黑色,究竟這種黑色原是黑色顏料或是他種顏料經窯火燒烤變成黑色,因未經化驗不能斷定,又,陶器外表所塗的黑色極薄而相當平均,雖經水洗亦不能失去。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尺寸: 

容量(全器)5560毫升、高(全器)23.2公分、高(襠)2.3公分、直徑(腹)27公分、深度(腹)13.8公分

類型: 

大陸考古

材質: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歷史時期
創建時間: 
東周(春秋戰國)
創建時間: 
東周─戰國
創建地點
發掘地點: 
河南省安陽縣大司空村,大司空村遺址大司空墓02
識別碼
R02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