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媽起駕 中國時報剪報

大甲媽起駕 中國時報剪報

典藏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4月16日中國時報關於大甲媽祖起駕繞境,藝術學院組團參與及演出之報導。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大甲媽起駕 中國時報剪報
典藏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內容描述

1991年4月16日中國時報關於大甲媽祖起駕繞境,藝術學院組團參與及演出之報導。

物件類別
印刷品
其他內容描述
主題: 

關渡元年

材質: 

報紙

文本全文: 

中國時報 中華民國八十年四月十六日/星期二
民俗現場目擊
大甲媽起駕
萬民簇擁‧學者學生隨行查訪‧藝院組團演出

【記者李奕興大甲報導】備受矚目的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新港奉天宮活動,經前天由上萬信民的簇擁參拜,及陣頭熱鬧演出的暖身後,終於在昨日零時五分鐘鼓齊鳴、萬砲轟響聲中正式起駕展開。
由於大甲該次媽祖繞境新港奉天宮,是改變進香北港朝天宮形成的第三年,傳統廟會有「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作用下,今年的活動不但大甲人是用心擴大盛舉,連新港地區各階層民意代表和信徒們,亦積極參與壯大聲勢,因此從活動過程所延伸出的宗教意涵及民俗特徵,遂吸引國內大專院校師生、民族人類學研究者或民俗田野工作者的高度興趣,也是今年該活動最具獨異的所在。
昨天展開的起駕遶境活動,就信徒而言,除了進香目的地之新港民眾外,亦同時發現懸有臂章為「新港奉天宮」字樣的北港人士組團前來,從他們依然虔誠敬神的態度觀察,也難免帶著無可奈何的表情。一位說溜了嘴,後又改口稱係「新港」來的北港籍老太太表示,北港民眾仍懷念以前大甲媽進香北港,那份友誼的真摯與深情的感受,她希望雙宮廟方董事人員不要有意氣之爭,應儘快協調磋商復合事宜,以保持近百年來的優良傳統。
另外,請假參加徒步隨駕進香的東海大學廿餘名各系師生,在親身體驗後則有不同看法;歷史系學生指出,大甲鎮瀾宮的管理組織運作令他們深感興趣,覺得人事勝過神事的意象,已非純粹的歷史觀所能涵蓋。而一位社會系學生指出,參與活動的信徒年齡層,有趨向老化的危機,民俗活動如未得年輕人投入,可能會不像沒落之途。
不過組團人數達九十名以上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就以演出劇團方式參與該活動,幾乎全體師生心情愉快地接受,帶領該劇團的老師邱坤良表示,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所呈現出的民族生命力和民俗活力,是他們深覺無可忼具的民間活動魅力,值得下次再參加。

圖解一:藝術學院在大甲鎮瀾宮演出隨駕戲,吸引無數觀眾。(許林文/攝影)
圖解二:大甲媽祖昨起駕遶境,成千上萬的信徒把小鎮擠得水洩不通。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1991.04.14
貢獻者
捐贈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識別碼
TNUA_HISTORY_202002_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