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紀博雅談牛墟

訪談紀博雅談牛墟

作者
林家良
典藏者
林家良
小時候我常去牛墟遊玩,我的母親說我頭上有兩個「旋(tsng)」,是牛來出世的。民國七十年我開始採訪牛墟,先擬定大綱,再逐一充實內容。
臺灣自隋代入中國的版圖,經宋元兩朝代,已有不少漢人在臺開墾。至明鄭後,更有不少漢人陸續移墾臺灣。牛隻也隨著漢人移入,縱放山區生息,以供開墾之需。日後隨著農人對牛隻的需求日增,牛墟承襲傳統的墟市,在臺生根發展,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政府為求開發臺灣順利,屢頒憲禁,以護牛隻,以興農務。牛除了耕田以外,農村的生活與牛息息相關,整個農村文化,實是牛的文化。
清道光十年,彰化縣志風志云:「臺地無設墟為市者,唯賣牛必到墟。墟日有定率,以三日為期。墟設墟長,長由官立,給予戳記,凡買牛賣牛者寫契,皆用墟長戳記。」
墟市是一種定期集合的露天臨時市場,在大陸華南及西南各省皆相當普遍。台灣先民大多來自閩粵,牛墟從清朝開始,便訂舊曆的日期,後日人改成新曆。到牛墟買牛,對牛不了解的人,就得透過牛販來幫忙挑牛,但需有心理準備,買牛要付出仲介的費用。
牛墟是臺灣特有的墟市,在清代設有牛墟的地方有灣裡街、舊社、大穆降、崇德里、長興里、新豐里、鳳山、笨北港等地。日據時期仍沿襲清制准予設置牛墟。至昭和二年(1931年),全臺共有八十四處牛墟。
由此可見牛墟大都分佈在嘉南平原一帶,具有農村社會的意義。
定日集中開墟,不但可以節省人力,尤其農忙期更形需要。且牛隻形體龐大,非能沿街叫賣。牛隻價值不菲,也無法一時成交,須提供寬敞場地,供買賣雙方選購、鑑定及議價,以利交易。
牛隻交易以每年九月至年底之間,為一年的買賣旺季。因此時正值農作蔗糖收成之時,耕牛需求量最大。
以北港牛墟為例,牛在交易之前,牛販先把牛牽到溪旁刷洗乾淨,水牛則再刷上一層灰黑的溪泥待乾,黃牛則掛上鈴鐺,讓牠走起路來搖曳「聲」姿。
一隻耕牛在成交之前,需經三關的考驗:
(一) 試步:主人牽牛繞場走兩三圈,有經驗的牛販,只要看牠走幾步,就可辨別這頭牛是否勤快、溫馴。勤快的牛大都性情溫馴,走路平穩,行動敏捷。反之,需主人打罵才走走停停,或主人用力牽著牛鼻走,則是懶牛或是未經駕耕訓練的役用牛。經此試步觀察,牛販再順著看牠是否胸臀寬闊、背腰堅實、骨骼粗大、四肢強壯有力、蹄大而圓、眼珠明亮、肌肉有彈性,就明瞭這頭牛能否擔當耕田、載運穀物之重責大任。至此牛販已有七、八分保握,價錢也了然於中。
(二) 摸壽:即摸齒,最主要是了解牛的年齡,以免買到老牛或發育不全的牛。牛有前、後齒之分,而且左右對稱。前齒是乳齒,又名切齒。下顎有八枚用來進食。主要是配合舌頭來捲剪草料,後齒是臼齒,做為反芻草料之用。當牛出生或生後兩週左右出現的牙齒,就稱為乳齒。牛下顎約二年後換中央兩顆切齒,叫拓齒。再過兩年換新牙,叫新參。待發育完全,牛齒長齊叫四角,此時牛齡約四歲以上。這時牛的下顎有二十顆,上顎因無切齒,只有臼齒十二顆,合計三十二顆。
(三) 試腳力與拉力:賣主向場內租用兩部接連在一起的牛車,兩輛牛車的車輪都用繩子綁死。賣主為了顯示他的牛腳力、拉力皆夠,往往拜託周遭牛販坐上牛車試拉。
牛隻買賣成交後,如是役用牛,賣主會在牛頭上掛上一塊紅布,交給買主牽回家,表示「入稠吉祥」。如是待宰的牛,買主牽到旁邊,在牛背上以紅漆畫上圓圈記號。
牛墟交易並非整天,只在上午二、三個小時。天剛亮已有牛隻陸續進場,清晨六點半左右交易自動開始。冬季則晚些,雨天則停市。直到上午九點半左右,牛隻交易景況才逐漸冷卻。牛販們在食攤上買些食物解飢止渴,彼此聊聊天,交換心得,聯絡感情。
農人買牛具也趁此時,因為一般商店是不賣牛具的。牛擔、牛鼻牽、牛藤鞭、牛索、牛鈴…等等牛具,在牛墟應有盡有。
現今的牛墟和以前牛墟的熱鬧不同。以前的牛墟,農人、農具商以及牛販在此從事牛隻、牛具、牛車及農產品的買賣。而當時的牛販無不承襲內地的牛經知能,從事醫牛、相牛、鑑牛的工作,以獲取更多的利潤。而現今的牛墟販賣衣服、生活雜貨等等,販賣的品項更多元化,比較像夜市。
人云:「牛知哭,不知走。」「學生吃牛肉不會讀書。」這都屬於民間牛文化的一環。小時候,我曾好奇站在牛灶旁,被大人趕走,殺牛是不讓人看的。牛的體形龐大,面臨死事牠會流淚,且當牛身強體壯時幫人們工作,等到老弱,人們卻要殺牠入腹,情何以堪,由此更顯出殺牛的人是多麼的殘忍。
有一回我從牛灶返回,母親問我:「你去牛灶看人殺牛,你有雙手後揹嗎?」原來雙手後揹,代表我當時雙手被縛,只能眼睜睜看牛被殺,而無法出手營救這頭待宰的牛。這是自我安慰的說法,也是農村裡流傳的民俗。
在農村裡,牛幫農人拖車犁園,農人不忍心吃其肉。另有一說,吃牛肉會破讀書人的魁星,無法求取功名。當時的富人希望子弟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所以他們吃豬肉不吃牛肉。
民國七十年代末農村機械化,耕牛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民國八十四年,我到北港牛墟,只見到一頭乳牛待售。民國八十五年,再到北港牛墟,已全無牛隻交易,北港牛墟已成為普通市集。等農村耕牛全部消失之後,以後我們只能在書上看到耕牛的圖片,政府是否會替耕牛留種呢?我心裡不由產生這種隱憂。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訪談紀博雅談牛墟
典藏者
林家良
內容描述

小時候我常去牛墟遊玩,我的母親說我頭上有兩個「旋(tsng)」,是牛來出世的。民國七十年我開始採訪牛墟,先擬定大綱,再逐一充實內容。
臺灣自隋代入中國的版圖,經宋元兩朝代,已有不少漢人在臺開墾。至明鄭後,更有不少漢人陸續移墾臺灣。牛隻也隨著漢人移入,縱放山區生息,以供開墾之需。日後隨著農人對牛隻的需求日增,牛墟承襲傳統的墟市,在臺生根發展,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政府為求開發臺灣順利,屢頒憲禁,以護牛隻,以興農務。牛除了耕田以外,農村的生活與牛息息相關,整個農村文化,實是牛的文化。
清道光十年,彰化縣志風志云:「臺地無設墟為市者,唯賣牛必到墟。墟日有定率,以三日為期。墟設墟長,長由官立,給予戳記,凡買牛賣牛者寫契,皆用墟長戳記。」
墟市是一種定期集合的露天臨時市場,在大陸華南及西南各省皆相當普遍。台灣先民大多來自閩粵,牛墟從清朝開始,便訂舊曆的日期,後日人改成新曆。到牛墟買牛,對牛不了解的人,就得透過牛販來幫忙挑牛,但需有心理準備,買牛要付出仲介的費用。
牛墟是臺灣特有的墟市,在清代設有牛墟的地方有灣裡街、舊社、大穆降、崇德里、長興里、新豐里、鳳山、笨北港等地。日據時期仍沿襲清制准予設置牛墟。至昭和二年(1931年),全臺共有八十四處牛墟。
由此可見牛墟大都分佈在嘉南平原一帶,具有農村社會的意義。
定日集中開墟,不但可以節省人力,尤其農忙期更形需要。且牛隻形體龐大,非能沿街叫賣。牛隻價值不菲,也無法一時成交,須提供寬敞場地,供買賣雙方選購、鑑定及議價,以利交易。
牛隻交易以每年九月至年底之間,為一年的買賣旺季。因此時正值農作蔗糖收成之時,耕牛需求量最大。
以北港牛墟為例,牛在交易之前,牛販先把牛牽到溪旁刷洗乾淨,水牛則再刷上一層灰黑的溪泥待乾,黃牛則掛上鈴鐺,讓牠走起路來搖曳「聲」姿。
一隻耕牛在成交之前,需經三關的考驗:
(一) 試步:主人牽牛繞場走兩三圈,有經驗的牛販,只要看牠走幾步,就可辨別這頭牛是否勤快、溫馴。勤快的牛大都性情溫馴,走路平穩,行動敏捷。反之,需主人打罵才走走停停,或主人用力牽著牛鼻走,則是懶牛或是未經駕耕訓練的役用牛。經此試步觀察,牛販再順著看牠是否胸臀寬闊、背腰堅實、骨骼粗大、四肢強壯有力、蹄大而圓、眼珠明亮、肌肉有彈性,就明瞭這頭牛能否擔當耕田、載運穀物之重責大任。至此牛販已有七、八分保握,價錢也了然於中。
(二) 摸壽:即摸齒,最主要是了解牛的年齡,以免買到老牛或發育不全的牛。牛有前、後齒之分,而且左右對稱。前齒是乳齒,又名切齒。下顎有八枚用來進食。主要是配合舌頭來捲剪草料,後齒是臼齒,做為反芻草料之用。當牛出生或生後兩週左右出現的牙齒,就稱為乳齒。牛下顎約二年後換中央兩顆切齒,叫拓齒。再過兩年換新牙,叫新參。待發育完全,牛齒長齊叫四角,此時牛齡約四歲以上。這時牛的下顎有二十顆,上顎因無切齒,只有臼齒十二顆,合計三十二顆。
(三) 試腳力與拉力:賣主向場內租用兩部接連在一起的牛車,兩輛牛車的車輪都用繩子綁死。賣主為了顯示他的牛腳力、拉力皆夠,往往拜託周遭牛販坐上牛車試拉。
牛隻買賣成交後,如是役用牛,賣主會在牛頭上掛上一塊紅布,交給買主牽回家,表示「入稠吉祥」。如是待宰的牛,買主牽到旁邊,在牛背上以紅漆畫上圓圈記號。
牛墟交易並非整天,只在上午二、三個小時。天剛亮已有牛隻陸續進場,清晨六點半左右交易自動開始。冬季則晚些,雨天則停市。直到上午九點半左右,牛隻交易景況才逐漸冷卻。牛販們在食攤上買些食物解飢止渴,彼此聊聊天,交換心得,聯絡感情。
農人買牛具也趁此時,因為一般商店是不賣牛具的。牛擔、牛鼻牽、牛藤鞭、牛索、牛鈴…等等牛具,在牛墟應有盡有。
現今的牛墟和以前牛墟的熱鬧不同。以前的牛墟,農人、農具商以及牛販在此從事牛隻、牛具、牛車及農產品的買賣。而當時的牛販無不承襲內地的牛經知能,從事醫牛、相牛、鑑牛的工作,以獲取更多的利潤。而現今的牛墟販賣衣服、生活雜貨等等,販賣的品項更多元化,比較像夜市。
人云:「牛知哭,不知走。」「學生吃牛肉不會讀書。」這都屬於民間牛文化的一環。小時候,我曾好奇站在牛灶旁,被大人趕走,殺牛是不讓人看的。牛的體形龐大,面臨死事牠會流淚,且當牛身強體壯時幫人們工作,等到老弱,人們卻要殺牠入腹,情何以堪,由此更顯出殺牛的人是多麼的殘忍。
有一回我從牛灶返回,母親問我:「你去牛灶看人殺牛,你有雙手後揹嗎?」原來雙手後揹,代表我當時雙手被縛,只能眼睜睜看牛被殺,而無法出手營救這頭待宰的牛。這是自我安慰的說法,也是農村裡流傳的民俗。
在農村裡,牛幫農人拖車犁園,農人不忍心吃其肉。另有一說,吃牛肉會破讀書人的魁星,無法求取功名。當時的富人希望子弟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所以他們吃豬肉不吃牛肉。
民國七十年代末農村機械化,耕牛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民國八十四年,我到北港牛墟,只見到一頭乳牛待售。民國八十五年,再到北港牛墟,已全無牛隻交易,北港牛墟已成為普通市集。等農村耕牛全部消失之後,以後我們只能在書上看到耕牛的圖片,政府是否會替耕牛留種呢?我心裡不由產生這種隱憂。

物件類別
照片
作者
作者: 
林家良
檔案列表